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北京五大古建筑保护背后的周恩来身影【3】

艾英旭

2017年05月08日16: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保护恭王府

清代,皇帝为了加强集权统治,防止王爷有异心,实行王爷不外封的政策。凡是王爷都在北京城内赐宅或者建宅居住,称为王府。因此,清代的北京是王府集中的地方。王府建筑是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每个王府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其中包含着许多古代建筑科学和艺术。民国成立时,北京城内有王府50多座。此后,王爷们的生活日益没落,有的王爷的子孙为生活计,把王府出卖或者转让了。到新中国成立时,经清查,北京城尚存王府19座,其中亲王府15座,郡王府4座。中央、华北区人民政府各机关都搬到北京办公及北京各机关成立后,一时间办公房奇缺,许多单位、机关只能接收原来被旧政权占用的王府等古代建筑办公。

在这些王府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在上世纪20年代,恭王府一直由恭亲王继承人溥伟居住。后来溥伟将王府抵押,北京天主教会把这里作为教会办的辅仁大学的一部分,因此王府受到一些破坏,但程度较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恭王府和王府花园收回,改为国家机关宿舍和一些学校、研究所所在地。在当时条件下,这些单位进驻,对于这座王府虽然也有损害,但总体上破坏程度不算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王府等古代建筑的重要性,自然也没有注意到恭王府的保护问题。提出保护恭王府,周恩来是第一人。说到周恩来提出保护恭王府,先要提一下红学家周汝昌。新中国成立后,周汝昌多次到恭王府考察。他发现,恭王府中的大部分建筑,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描写相同或者相似。于是,他集中精力查对资料和现场考证,找到许多实物证据和史料证明。最后,他得出结论:大观园的原型就是清代的恭王府。周恩来是支持周汝昌观点的,也曾抽时间到恭王府去参观。

1962年,周恩来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拨款重修恭王府。此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制订了保护恭王府的方案,并拨出款项重修恭王府。就在那次重修时,考古人员在王府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这块碑文为康熙御笔,作“请福续寿”之用,一直是大清的国宝,珍藏于紫禁城内。后来,乾隆将此碑赐给了宠臣和珅,和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脉上,和珅将此碑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嘉庆继位后,和珅被处置。嘉庆好几回想将此碑迁回宫中,但担心动了龙脉,动摇大清的根基,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再后来,这处宅子成了恭王府。因此,这块碑一直藏在恭王府。北京市考古部门的负责同志向周恩来报告了这件事,并请周恩来为该碑命名。一般情况下,周恩来是不给出土文物命名的。这次,周恩来在高兴之余,欣然将该碑命名为“中华第一福”。

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当年进驻恭王府的单位,很注意保护恭王府内的建筑,防火措施很严密。一些单位还腾退出部分房屋。1975年,周恩来已经病重,但仍然关心恭王府的保护。一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到医院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汇报完工作后,周恩来特意向谷牧嘱咐了三件事:一是要建一座新的北京图书馆,二是要修琉璃厂文化街,三是要对社会开放恭王府。

周恩来逝世后,谷牧执行了周恩来的嘱托。1978年,谷牧召开会议,将中央有关部委和北京市的领导找去,确定要落实好周总理的遗愿。1981年,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召开会议,形成了《关于恭王府住户搬迁情况的报告》。由此,恭王府得到重点保护和维修。1988年,恭王府正式对外开放。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