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是周恩来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纲要。《提纲》所列“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自由研究与计划研究”四个方面,是周恩来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
1961年4月底,人艺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周总理在百忙中来看当时正在上演的《名优之死》和《潘金莲》,并且最后让《潘金莲》停演了。 1962年春,周总理在人艺与大家联欢 《潘金莲》剧照 本文摘自《史家胡同56号:我亲历的人艺往事》,梁秉堃著,金城出版社出版 1961年4月底,人艺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周总理在百忙中来看当时正在上演的《名优之死》和《潘金莲》,并且最后让《潘金莲》停演了。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布赫同志陪同下观看乌兰牧骑首次进京代表队的演出。 编者按 有这样一群人,五十六年来,他们走遍内蒙古草原,为农牧民送歌献舞,带来欢声笑语。
周恩来的出生地江苏淮安,是淮剧的发源地,也是淮剧流传的最主要地域。周恩来在此地长大,对淮剧有着不解的情缘。
周恩来在1956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与马寅初都是人所共知的政坛和文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一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位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中国国民党的立法委员。
1960年7月23日,毛泽东接见老舍、梅兰芳(右二)等文艺工作者 毛泽东第一次接见梅兰芳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往北平(1949年9月27日更名为北京),身处北平的周恩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朋友梅兰芳。6月下旬,一封来自北平的邀请函送到了梅兰芳的手中。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卫生防疫事业非常重视,把其看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领导全国人民赢得反细菌战的胜利,揭露了美国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切实关心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将这一运动与反细菌战有机结合起来,提出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指导鼠疫、血吸虫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关心受疾病困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新中国的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文物保护 中国是世界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文物保护工作呕心沥血,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和要求。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1938年9月,贺绿汀辗转来到重庆,谱写了《中华儿女》、《打日本》、《嘉陵江上》等著名歌曲,周恩来对这些充满战斗激情的歌曲十分喜爱。当得知贺绿汀还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兼任音乐组主任时,周恩来同邓颖超专程去距重庆50多公里的学校看望贺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