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 1919年5月4日,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天津,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纷纷集会、通电、示威,支持北京学生运动,随后成立的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成为天津响应五四运动的核心力量。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我国的科技事业中,同样凝结着周恩来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智慧,他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伟大奠基人。
“四化”战略目标的确定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面貌,使我国在比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赶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水平,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就强调了必须着重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1953年 9月,他在一次政协党委会上指出:“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
“小人书”是对装订成册连环画的通俗叫法。因为书很小,64 开,30页,图画中的人物也很小,人物形象又具漫画风格,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很接地气,所以人们亲切地称连环画册为“小人书”。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领导新中国创建和开展原子能事业中,周恩来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可谓是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呕心沥血抓好安保。他不仅是作出宏观决策的杰出战略家,而且还从不放过对全局有影响的任何一个细节,前前后后他都一一过问,精心安排,遇到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74年8月,萧劲光(前左一)陪同朱德视察北海舰队,并观看潜艇表演 聂荣臻向中央建议启动核潜艇项目 作为最先进的海军装备,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至1958年,美国已先后有“鹦鹉螺”号、“海狼”号等多艘攻击型核潜艇装备海军。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是周恩来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纲要。《提纲》所列“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自由研究与计划研究”四个方面,是周恩来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
周恩来总理一生虽日理万机,但与文艺界许多人士交往很多,感情很深,关怀备至,尤其在“文革”的特殊年代,他想方设法保护了众多文艺界知名人士,至今在文艺界还传为佳话,人们每每提及,无不激动。 周恩来关怀河北戏曲,最早可追溯到延安时期。
钱学森,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航天事业起步和发展的引路人。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留学美国,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讲师、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原苏联于1954年建成世界上首座原子能电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到来。这时,周恩来就敏锐地指出:“科学技术新发展中的最高峰是原子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