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集团覆灭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措施,纠正各个领域的“左”的错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使国内形势开始逐步好转。在对外经济工作方面,周恩来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抓住国际上出现的对我有利的外交局面,明确提出要学习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积极地推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
周恩来同志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他1976年逝世,二十几年如一日,呕心沥血,高瞻远瞩,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中,对外贸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不可能不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但是总产值仍能缓慢增长,基本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究其原因,毛泽东等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记取了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对农业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是重要的一点。
1955年,我调煤炭工业部工作以后的较长时间内,由于工作的关系,能够经常和周恩来总理接触,聆听他的教诲。在长期和周总理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到,周总理从事各项工作和处理任何事情,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
工业文明改变了世界生活的样式。早在1848年马克思便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本文节选自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胡长明著作《大智周恩来》) 在中共党内,周恩来是最早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49年12月他便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就职演说,演说中提及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周恩来阅读文件书报后,立即指示中共中央调查部的研究局从国外书报杂志中选择有关材料,进行整理编辑,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意义,形成污染(日本称之为“公害”)的原因,污染造成的危害,西方学者对污染问题的看法,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准备采取的对策等。
(本文节选自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胡长明著作《大智周恩来》) 计划经济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应付紧急情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并不适合社会化的大生产。试想,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当局,通过各种环节收集到来自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的数百万个数据,然后再列出几百万个方程式求解后制定出计划时,现实的经济生活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一 四年调整时期(1961年至196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的重大转折。周恩来在这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盛衰的关键时刻,同当时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作出了永铭人心的卓越贡献,为国民经济经过“大跃进”的挫折而恢复发展,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