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他忠于党和人民,他光辉的一生是无比辉煌的一生,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世人敬仰,他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他的精神和光辉业绩永放光芒。 1898年,周总理出生于江苏淮安。
《周恩来:永远的榜样》一书作者李洪峰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3月5日电 (田少星)今天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近日,人民网党史频道邀请《周恩来:永远的榜样》一书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周恩来邓颖超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周恩来卫士、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少将)四位嘉宾做客访谈,共同缅怀这位伟人。
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周恩来作为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的伟人,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形的东西,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周恩来与张申府、刘清扬、赵光宸在柏林。(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供图) 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中央召开的座谈会,纪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这里,我就周恩来同志的思想理论贡献谈点学习体会。
初春,夜色下的北京长安街,车辆川流不息,一片灯火辉煌。 当年送他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
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证明了“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首都北京,《周恩来:永远的榜样》一书正式首发,座谈会气氛热烈;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基本陈列《人民总理周恩来》隆重开展,参观者络绎不绝。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纷纷组织纪念活动,以多种形式深切缅怀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人民的好总理。
他把人民放在心里 把个人置之度外 他把奉献当作信条 把回报抛到脑后 他离去,骨魂洒向祖国大地 身后没有子女也没有财产 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3月5日,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下面几个故事,你或许熟悉,或许从未听闻,但它们每一个都能折射出周总理伟大的人性光辉。
“同志们!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话剧《纤夫》中再现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挥黄河抢险时感人至深的一幕:周总理和纤夫一起喊着纤夫号子,齐心协力拉纤保护大堤;波涛汹涌,狂风大作,总理与抗洪群众用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人墙……悠悠黄河水,拳拳赤子心,两个甲子的岁月,人民始终忘不了的是: 总理留给共和国永恒的“纤夫的爱” 面对天灾、人祸和疾病,总理始终信仰坚定、作风严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拉着共和国命运之船奋力前行,总理把对共和国的爱、对人民的爱通过一根纤绳传递下来。 纤夫,自古以来是长江、黄河上的“活化石”,他们是大无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