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15:03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字里行间可以看到,经过艰难谈判方才签订的这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如何在国内予以公开报道与宣传,身在莫斯科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显得极为慎重——可以揣测,慎重的背后,恐怕是担心条约中的某些被认为带有“半殖民主义”色彩的内容,过于敏感,引起民众议论纷纷甚或指责。
在正式签订该条约的两天前,二月十二日,毛泽东提前给在国内代理主政的刘少奇发去一份电报:
少奇同志:
兹起草致党内电报一件,请于收到时加以斟酌迅即发出为盼。
毛泽东 二月十二日上午六时
刘少奇收到后,于次日(十三日)发出这份党内电报:
各中央局、分局、前委:
新的中苏条约和协定即将于日内签订并公布,各地于集会讨论及发表意见时,应根据新华社社论的立场,不要发表不适当的意见。
中央 二月十三日
根据手稿刊印。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二六○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