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不同形象折射中美关系【2】

许 述 夏言玫

2019年05月07日16: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二次:“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1954年5月10日的《时代》封面上,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寓意不言而喻。如果注意到这期杂志出版时正值朝鲜战争后的日内瓦会议期间,就不难理解《时代》记者对中国的“仇恨”与“恐惧”,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了。

  日内瓦会议的目的是协商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亚洲较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会议自4月27日开始,7月21日结束,历时近3个月。当《时代》记者写完这期杂志的封面文章时,会议只不过迈开了一小步,还没有谈出什么结果,但记者已经感觉到了中国的崛起:“这4年以来,毛泽东和他的共产党同行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办法,僵持住了朝鲜战场上这个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军事力量,他们已经取代了俄国成为了北朝鲜的占领者。他们能够用很少甚至不用中国人流血就可以武装和指挥一场印度支那战争。这战争或许可以让共产主义彻底夺取整个东南亚。他们威吓到了曾经伟大的法兰西民族,让他们渴望一个可耻的投降;他们轻蔑地甩开了曾经强大的英国伸出来的手;他们命令美国从亚洲和太平洋离开。”美国当然不想从亚洲和太平洋离开,这就决定了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即便不是积极的破坏者,也是消极的看客。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一贯主张“以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来同共产主义作斗争”,在制定与会方针时特别要求美国代表不得与中国代表接触,包括礼节性的握手。他自己甚至宣称,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他才会见到周恩来,那就是“撞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事件。会议初期,在一间接待室里,杜勒斯与周恩来不期而遇,周恩来主动伸出了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杜勒斯却故意摇摇头,双手交叉放到身后,扭身大步走出了房间。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周恩来。据斯诺回忆,时隔6年之后提到这件事时,周恩来还面有愠色。不过杜勒斯一周后就回国了,接任他的史密斯表现就灵活多了。少了杜勒斯,中美双方的气氛融洽多了,还开始了大使级会谈。周恩来虽然没有取得正面突破,却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使美方同意“归还”洲际导弹专家钱学森。

  在朝鲜半岛,美国既打不下去,又不想撤出来,因此在日内瓦的会场上注定不会有超出《朝鲜停战协定》的成果产生。朝鲜半岛问题会谈的失败给印度支那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会场外的一场胜负却扫除了这片阴霾。5月7日,就在这期《时代》出版前3天,越南人民解放军在越军统帅武元甲和中国军事援助团团长韦国清的共同指挥下,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这直接导致了法国政府的改组。反战的法国新政府上台后,印度支那问题的谈判就顺风顺水了。美国对共产主义的仇恨和对日内瓦会议的冷淡是显而易见的,周恩来曾经要求美国“不要妨碍其它国家达成协议”,但美国代表团最后还是拒绝在《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这就埋下了其日后介入越南战争的伏笔。

  这期《时代》出版时,关于朝鲜半岛遗留问题的会谈正在有气无力地进行着,印度支那问题的谈判则刚刚起步。在文章结尾,《时代》记者再次表达了他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气息”的强烈感受:“上周,周恩来站在了世界面前,显示了一个巨人决心把美国和西方赶出亚洲,渴望吃掉那半个世界,无论付出多少血汗也要把它自己由贫穷变得强大的表情和声音。几乎没有人否认那个巨人大得令人生畏,而且正一天天长得更大。”记者同时“怀念”起从前的日子:“就在几十年前,欧洲还在命令着中国的事务,那不容置疑的口气就像命令自己的黄包车夫一样。”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