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中共五大书记"饮酒趣事:毛泽东不爱饮酒 周恩来"千杯不醉"【2】

杨飞(陕西)

2019年03月20日15: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德:与茅台结下不解之缘

  出身行伍的朱德早年曾加入革命团体同盟会,经历了辛亥革命,担任过滇军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长期应酬的锻炼,朱德酒量也有所见长。

  1927年7月31日南昌起义前夜,为牵制敌人指挥官,朱德遵照前敌委员会指示,于南昌设宴,宴请敌军团以上的军官。当时敌军团长们接到朱德的请帖,尽皆出席。在宴席上,朱德从容不迫,热情地为他们夹菜、向他们敬酒,并连喝数杯,以助其兴。稍后,就在这些团以上军官们酒兴正浓时,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南昌城头随后飘扬起胜利的红旗。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德的酒量,也为南昌起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土地革命时期,朱德曾带领红军攻占过茅台镇,以至于茅台镇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时朱德与毛泽东在茅台镇西南的山坡上向战士们训话,不料国民党飞机呼啸而来,接连投下两枚炸弹。两个爆炸点相距仅30多米,可当时站在这中间的毛泽东、朱德竟然毫发无损。说到此,茅台镇的老人们纷纷动情地说:“这是酒神在保佑红军啊!”感激于“酒神”的庇护,朱德在解放后也曾动情地说过:“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擦脚和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治疗泻肚子,解决了我们缺医少药的困难。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20世纪50年代,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茅台酒厂也开始减缓酒的生产,转而炼造钢铁。朱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征得毛泽东同意,特意向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打招呼,要求“不要因为钢铁元帅升帐,忘了茅台酒生产,贵州要一手抓钢铁,一手抓茅台酒生产”。

  刘少奇:特制“酒”成就“海量”美名

  或许是由于长期做秘密工作养成了沉着严谨的个性这个缘故,刘少奇一生很少喝酒,其酒量可谓是五大书记中最小的。当时,我党、我军的一些欢迎会、庆功会中,刘少奇虽有出席,但他每次都很少喝酒,或者喝的是特制“酒”。据记载,在开国大典前,为了照顾刘少奇等人的身体,不使他们喝醉,从而无法登上天安门,国宴工作人员曾一度绞尽脑汁。

  据王鹤滨《走近伟人: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兼秘书的难忘回忆》一书描述,在国宴开始时,时任中央警卫处处长的汪东兴等人曾指示王鹤滨,无论如何不能醉倒一个书记。王鹤滨急中生智,想到用茶水代替红葡萄酒、用白开水代替茅台酒给参加宴会的首长们喝这一妙招。于是,在向汪东兴等人报告后,经过杨尚昆的首肯,王鹤滨办起了临时“美酒酿造厂”。为保证万无一失,王鹤滨还做了一下试验,最后确定倒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茶水和白开水在外观上用肉眼均无法与红葡萄酒和茅台酒相区别。随后,他们便利用刚倒完的空酒瓶子,迅速地装满了几瓶“特制”的“茅台”和“通化葡萄酒”,并将这些“特酿好酒”斟进了首长们的高脚杯中。

  对于开国大典这个喜庆日子,刘少奇既有期待,又很踌躇。期待的是为之奋斗数十年的新中国马上就要在开国大典中诞生,踌躇的是宴会上怎样能尽量少喝酒,保持清醒,从而不耽误“革命大事”。稍后宴会开始,刘少奇硬着头皮与前来敬酒的客人碰杯,他接过王鹤滨等人送来的“特酿”“通化红葡萄酒”,将其一饮而尽,却觉得很不对劲。再一思索,刘少奇恍然大悟,满意与释然之情,溢于言表。

  有了这“特制”的“美酒”,刘少奇胆子大了起来,他还主动举起“茅台”酒杯,向苏联“老大哥”碰杯祝酒,并且一饮见杯底,一滴不剩。可不久,众人便捏了一把汗:一位苏联客人手持酒杯,走到刘少奇面前祝酒,刘少奇拿着“特制”的“茅台”酒,刚要伸手举杯,那位苏联客人却敏捷地将自己的酒杯送到了刘少奇的手里,同时迅速地将那杯“特制”的“茅台”酒从刘少奇的手中拿了过来。事后众人才知道,这是苏联的礼节,喝换杯酒,表示亲密无间的浓厚友情。

  王鹤滨等人很担心特制“酒”的秘密被识破,从而破坏宴会气氛,遂立即给苏联客人斟满了一杯真正的茅台酒,同时像变戏法一样地将刘少奇手中的那杯茅台酒用“特制”的“茅台”换了下来。然后,刘少奇与对方两人同时举杯喝了下去。见苏联客人仍然频频畅饮,王鹤滨等人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宴会过后,刘少奇仍然清醒如故,遂被客人赞为“海量”。随后,刘少奇便与毛泽东等人登上天安门,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一刻。

  任弼时:“骆驼”不嗜酒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任弼时一生很少喝酒。在五大书记中,与刘少奇相比,任弼时酒量还算稍好一些。在长征时期,由于行军打仗,任弼时就常常与酒打交道,用酒来擦腿搓脚,以舒筋活血。

  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中,曾有这样精彩的一幕:当淮海战役大捷的捷报传到西柏坡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喝酒庆贺,酒后抱成一团、发狂高唱国际歌。只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过度劳累,任弼时身体每况愈下,遵照医生的嘱咐,他才渐渐远离饮酒。在开国大典前的宴会中,任弼时由于严重的高血压问题不能喝酒,无奈的他只好“滴酒未沾”。

  “越过了沙漠,别忘了骆驼”。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任弼时在其短短的46载春秋年华中,始终恪守着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奉献一生的格言,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曾自喻为“骆驼”,说自己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少,三怕用钱多。在实际行动中,他也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则箴言。而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尽量控制喝酒,因为喝酒得花钱。长期抱病工作和过度劳累使他病情逐渐加重,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第二天,即1950年10月26日晚,由于长时间研究战局并思考对策,任弼时的病情突然恶化,于次日不幸去世。

  叶剑英在悼词中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这或许是对不嗜酒的“骆驼”任弼时最好的评价。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