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坐立不安,他们在不断加紧对中央苏区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造成苏区食盐奇缺等困难。 1934年春,红军某部独立营营长杨衍炬奉调从前线回到红军大学学习。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一个深受自己爱戴的人,离开越久,思念越深。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了,但他留在我脑子里的形象,不仅没有混灭,反而更加鲜明了。
《红岩春秋》刊发曾信祥署名文章《周恩来与话剧四大名旦联袂演绎剧坛传奇》,其中提到周恩来秦怡误演《野玫瑰》受到不少冷落,周恩来关注到这种情况,特别要求雾季演出的剧目给秦怡安排角色。现将原文摘编如下: 在话剧四大名旦中,秦怡结识周恩来算是较晚的。
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这既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也与他的一个思想方法有关。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肩负历史使命,积极奔走于西安、杭州、庐山、南京、武汉、重庆、延安等地,深入大后方城市的街道社区和硝烟弥漫的前线战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周恩来还走出国门,远赴苏联,在治疗臂伤的同时,进一步介绍宣传中国的抗战情况,加强中共与苏联的直接交流和联络,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大量援助,增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力量。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尽管日理万机,由于身体素质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的极度焦虑,使得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 由于长期的劳累与缺乏睡眠,1967年2月2日,医生诊断周恩来患有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