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生历尽沧桑,虽历经荣辱却不变初衷。他遇事沉着冷静,科学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制止、回击、调解、疏导等方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巧妙科学地应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一所小学读书时,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1915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所写的作文中不仅誓言“振兴华夏”,而且认为“兴邦事伟”。
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一所小学读书时,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1915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所写的作文中不仅誓言“振兴华夏”,而且认为“兴邦事伟”。
《红广角》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 要】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帮助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促进国共合作和革命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由《秘书工作》杂志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