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凤
2020年12月29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周福明驱车到杭州饭店5楼周恩来的住处,将毛主席这份手书新词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收到毛泽东的这份珍贵手迹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凝视着这卷轻如寒烟、重可崩云的书法珍品,件件往事在心头浮起,令他回味无穷。但是周恩来一贯谦虚谨慎,对这么一件重要的毛泽东手笔,他生前却从未向任何人展示。直到1977年,中共中央向全社会征集毛泽东手迹,邓颖超才将它上交中央,收藏到北京中央档案馆。
毛泽东留下的手迹是比较多的,但他把一首还未定稿的词“书赠”给某个健在的人尚很少见到。
毛泽东为啥要这么做呢?
1955年秋季以后,由于新中国取得了三年经济恢复的成功和抗美援朝等重大国际斗争的胜利,形势一片大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便希望通过全党领导和动员全国人民尽快改变我们国家贫穷落后面貌,也就不由地产生了一些急于求成的想法,从而提出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指标。这就使得当时主持政府经济工作的周恩来、陈云等人感到局势比较严峻。他们经过认真而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计算,认为这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实在难以实现,而且按这样的高指标搞下去,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就将出现严重失调,给整个国家经济工作造成严重的危害。这样,一贯务实的周恩来在经济建设中就率先提出了既反保守、也反对盲目冒进的国民经济建设思路,并在这一思路下制定出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从1956年4月10日到6月12日的两个月时间内,周恩来分别在国务院有关会议上讲“经济建设必须注意平衡”,“反保守不能一直反下去了”,“基本建设规模一定要适应客观经济条件”,“预算数字要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现在不是要预防冒进,而是需要反对了”。周恩来的这些严谨细致的经济建设主张与当时毛泽东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反对保守主义的思路完全背离起来,以致一篇经周恩来审看过的、旨在反对冒进的《人民日报》社论在最后送请毛泽东审定时,他气愤地认为这是针对他的文章,批上“不看了”。
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当他在莫斯科听到赫鲁晓夫说苏联将在“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时,他那要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的愿望也变得更加急切。一贯富有挑战性格的毛泽东当即按捺不住,向赫鲁晓夫表示,你苏联能在今后15年时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那么我们中国也能在今后15年时间内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对周恩来的反冒进做法更为不满。1958年1月中旬,在广西南宁毛泽东主持召开的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共27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当面批评周恩来的反冒进做法,并明确告知大家,他是“反‘反冒进’”的。毛泽东在会上还手举当时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上海市委党代会上作的《乘风破浪?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一说毛主席举着的是一张上海《解放日报》刊登这篇文章的报纸。这份报告内容十分迎合毛泽东“大跃进”的做法,其工农业生产指标都是根本完不成、做不到的天文数字),当众责问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是总理,你看,这篇文章你写得出来写不出来?”
周恩来诚恳地回答:“我写不出来。”
接着,毛泽东就批评周恩来的反冒进做法泄了中国人的气等等,连要撤换他这个国务院总理的意图都暗示了出来,周恩来深知毛泽东在重大问题上有着绝不妥协的性格,他只有默默地忍受着批评,并且一再违心而痛苦地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