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
2020年12月08日13: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的“忙碌之星”非周恩来莫属。除了开会,他把全部时间都用来看材料、听汇报、了解研究世界的最新动态,考虑和处理会上出现的问题。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可以说是同时开辟两个战场,一是在会议之内,一个在会外。同会场内充满火药味的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相比,会外的活动则显得平和、儒雅,彬彬有礼之中透着机敏和睿智。
这次会议,共有700多个文字记者和600多个摄影记者及广播、电视记者前来采访。他们分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恩来对接待外国记者提出了5项原则指示:来者不拒,区别对待;谨慎而不拘谨,保密而不神秘,主动而不盲动;记者提问,不要滥用“无可奉告”;对于挑衅据理反驳,但不要疾言厉色;接待中,有意识地了解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结交朋友。中国代表团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后,代表团新闻办主任熊向晖向周恩来汇报说,台湾中央新闻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提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请求已被拒绝,并向周恩来建议,与日内瓦会议所设的“记者之家”进行交涉,追缴王家松的记者证。
周恩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熊向晖说,中央社是台湾的官方机构,要警惕他在日内瓦搞“两个中国”。周恩来不以为然,说:“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周恩来特意关照,在我们的记者中找一位便于同王家松接触的人向他做些解释,告诉他今后如愿意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欢迎,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酌情帮助。但是要注意,同他接触要掌握好分寸,不能过头,要顾及他的处境,不要使他为难,更不能让他丢掉饭碗。
有了周恩来的这番安排,王家松在日内瓦的活动自然轻松了许多,也大着胆子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接触。
新闻办的成员特别关注西方记者的报道和言谈。当周恩来得知有一位美国记者说,在日内瓦看不到共产党统治下几亿中国人的“悲哀和愁苦”时,立即指示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
从纪录片《1952年国庆》中,人们看到了从世界东方站立起来的新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有人看了以后说:再不能拿1949年前的眼光看中国了。一名瑞士记者在报道中说:“当全副武装的中国军队和手捧鲜花的姑娘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跨过日内瓦的银幕时,西方和东方的无冕之王们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发出轻轻的赞叹声。”
为让西方人全面了解中国,周恩来又安排播放了一部精彩的中国爱情片——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恩来提出:“要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在放映前做3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语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做其他解释。”影片放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对爱情的诠释。一名印度记者看后惊叹:“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说明中国的稳定。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
经过几轮的辩论和斗争,尽管美国代表及其追随者试图阻止会议达成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任何协议,但周恩来依托雄辩的事实、凭借高超的谈判艺术,艰难地推动着会议的进展。
周恩来的发言,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指明了共同点,这种求同存异的论辩逻辑,使对方无可回辩。他说:“虽然与会各国的分歧依然存在,但在事实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共同基础是可以找到的。因为在会上,没有人反对朝鲜的和平应该得到巩固,并且大家认为,会议的目的是要达到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的。在从朝鲜定期撤出一切外国武装力量的问题上,也只有少数代表表示了不同意见。”
他进一步强调:“我们既然有了这些共同基础,我们更应该努力寻求具体解决问题的道路……”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建议:“与会各国应该在已有的共同基础上,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
尽管至6月15日,历时5l天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由于周恩来、南日和莫洛托夫等人的默契配合,使美国等阻挠会议达成协议的国家陷入比较被动、尴尬的处境。周恩来以其过人的敏锐、出众的智慧、令人陶醉的风度和魅力,像磁石一般吸引了所有与会者。在这次会议上,由于周恩来入情入理的分析,也使得美国代表的顽固好战的立场暴露无遗。周恩来赢得了众多与会者的赞誉和国际舆论的好评。一些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人感叹: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在日内瓦的舌战真是妙不可言!甚至有人说:“苏联人将外交变成科学,而中国人使外交成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