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民
2020年11月24日08: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渡难关,“搞这么多楼堂馆所干什么?”
1961年1月2日,周恩来率400多人的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对外友好代表团。陈毅和夫人随行。9日,陈毅到机场欢送先行回国的周恩来。
飞机仍在昆明停留休息。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的生活相当艰苦。周恩来住在招待所。看到周恩来比较劳累,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的领导同志想尽量把他的生活安排得好一些,但都被他制止了。他一再叮嘱秦基伟他们,不要为他搞“特殊”,要严格执行生活标准规定。秦基伟虽然感到过意不去,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切从简。
当天,军区开文艺晚会,秦基伟去请周恩来参加,他欣然同意了。离开招待所时,周恩来邀秦基伟和他同乘一辆车。汽车缓缓行驶。周恩来拉开窗帘,不时把目光投向车外,向秦基伟问这问那。汽车驶上了东风路,这时,路旁一座即将落成的建筑物映入周恩来的眼帘。他问秦基伟:“这是什么建筑?”
秦基伟回答:“是军区新建的一个国防教育展览馆。”
周恩来若有所思地问道:“你们修这个干什么?”
秦基伟陈述原由:“准备陈列战争年代的武器和战斗英雄、模范的事迹材料,让部队参观学习,加强国防观念。”
听到这里,周恩来不禁蹙了蹙眉头,态度忽然变得严肃起来,说:“北京已经有了军事博物馆,你们这里就不要再搞这类建筑了嘛!现在国家经济困难,还搞这么多楼堂馆所干什么?你们既然搞了,我看就把它交给阎红彦吧。”
阎红彦是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周恩来要秦基伟把这幢建筑交给他,也就是说要部队把它交给地方。当时,军区和省里的关系是很好的,但毕竟各有各的财产。而且,军区修建这个展览馆,既没有向国家要钱,也没有向地方伸手,所花500万元工程费,全部是自己勒紧裤带节省下来的。要交给地方,秦基伟实在有点舍不得。
周恩来似乎看透了秦基伟的心理,没等他开口,就加重语气说:“全国一盘棋,要讲大局嘛!交给地方,也是支援国家建设,比你们留着它用处大。你看怎么样?”
秦基伟听到这里,深感周恩来把道理讲得很清楚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即表示:“好,我们照总理的指示办。”
第二天,军区党委召开常委会,秦基伟传达了总理的指示。常委们乍一听,开始也多少有点想不通,舍不得。但大家毕竟受党教育多年,懂得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这是个原则问题,也是个组织纪律性问题。常委们经过短暂讨论,一致表示:坚决执行总理指示,把展览馆无条件地交给地方。
在节约开支这一点上,还在缅甸的陈毅也是如此。外交部几次要盖大楼,陈毅都没同意。他说得很痛快:“要盖,等我死了以后吧!”周恩来和陈毅领导下的外交部成千工作人员许多年都挤在那幢破旧的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古旧建筑物里办公。
周恩来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肃和认真,作风细致而周密。在他行将离开昆明之前,当着秦基伟和阎红彦的面,又重提此事,并问秦基伟他们商量得怎么样。幸亏军区党委及时讨论了这个问题,秦基伟如实地作了汇报,阎红彦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问秦基伟:“你们真的舍得吗?”
秦基伟真诚地说:“有啥舍不得的,听总理决定嘛。咱们过去打仗还不是这样,一切行动听指挥,执行命令,完成任务,不讲价钱,不打折扣。”
听到这里,周恩来满意地笑了。
后来,为了坚决贯彻落实周恩来的指示精神,秦基伟指示有关部门继续负责把这个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的工程全部搞完,做到善始善终,连同地皮一起无偿地交给了地方。省里用这个地方建立了云南省博物馆。这件事,成为云南军区拥政爱民的一段佳话。周恩来表扬他们:“秦基伟风格高,捐了个云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