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4日11:5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图1:高亦吾先生
图2:周总理与高肇甫一家合影
本文口述者高肇甫的父亲高亦吾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在奉天(今沈阳)读书时的老师。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不忘师恩,对老师一家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动。
每当看到我们全家和周总理的合影,心情就很激动。要说我家和周总理的情缘,那还得从我父亲说起。
旧社会,我父亲(高亦吾)以教书为生。1941年父亲病危时曾嘱咐我:“日后,得知周恩来行址时,可去找他。他会很好地关照你……切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全家生活在山东章丘农村老家。由于生活所迫,1949年7月,我按照父亲的遗言,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长信寄往北京。没想到很快就接到总理要我去北京的复信。8月,我来到北京。接待我的是总理办公室的杨秘书,他给我换上一身中山服,并给我50元钱,还告诉我,总理近来很忙,让我安心等候。
“你我是兄弟、是同志嘛!”
1950年12月3日,总理的秘书打电话告诉我:“今天下午总理要见你,现在就来吧。”一股幸福的热流在我胸中沸腾起来,继而又紧张起来。见到总理说啥呢!进了总理办公室,总理迎上来亲切地握着我的两手。他那慈祥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爽朗的笑语,像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我那紧张拘束的心。
落座后,总理说:“今天见到你非常高兴,我对你父亲高亦吾老师印象最深了。”他详细询问了我父亲病逝经过和我母亲的身体状况后,便追忆起和我父亲在一起的往事。总理说,我十三四岁在奉天(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各方面都亏了令尊的关怀,他向我介绍许多好书,其中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的《革命军》对我影响很大……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宣传革命思想,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事迹。记得一次高老师带我去外国租界时,他告诉我,就是这些洋人依仗他们的坚船利炮,把我们的大好河山瓜分为他们的殖民地。后来我去天津南开中学读书,高老师随即到了北京任职。在这期间,我去看过高老师两次,其中一次他对我讲:“你们在天津办的《觉悟》已轰动京城地区上下官府,你的名字据说业已在册。当局严令取缔《觉悟》社,并逮捕一切成员,你要当心……”
总理还问我:“以前我与令尊的来往信件还有没有?”我说没有了,很可惜。总理说:“我受教育于高亦吾老师,获益匪浅,迄今尤甚感念,记忆犹新。”总理又说:“没有高老师的教导,我就没有今天。”总理最后勉励我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
1953年下半年,中央机关人员下放充实基层,我积极报名申请下放,总理非常高兴,亲自召见并鼓励我说:“你做得很好,你是我的亲朋好友,应事事带头,下去后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做好工作。”我激动得难以措词,只有热泪盈眶地握着他的手说:“请总理放心!”总理笑着说:“以后不要老总理总理的,你我是兄弟、是同志嘛!”就这样,我来到了淄博矿务局,局档案室就是我建立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