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辉
2019年12月30日15: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晚年生病住院期间,周恩来还曾对侄儿谈起自己的父亲。更须提及的是,周恩来一直将父亲一张不大的相片放在贴身的皮夹子里面,照片背面有他亲笔写的四个字:爹爹遗像。对族中长辈同样十分孝敬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周恩来儿时和青年时代,得到过诸多亲友的帮助,他对这些族中长辈同样十分孝敬,尽量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尽一些孝心。
周恩来到东北求学,是四伯父周贻赓的主意。他在求学期间的费用,也由这位四伯父承担。而在东北的经历对周恩来又是至关重要的,他后来回忆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周恩来到天津以至后来在南开读书,也是因为四伯父工作调动到天津的缘故。应该说,四伯父对周恩来的帮助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周贻赓1933年病逝于天津,此时的周恩来当然是无法前往吊祭,但他并没有忘记这位在他人生里程中十分重要的四伯父。10年之后的1943年,周恩来曾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周贻赓:“伯父对我恩重如山。”
幼年周恩来在生母、嗣母去世后有一段时间是和八伯父周贻奎、伯母杨氏夫妇(实际上是叔父、婶母,只是按照周恩来过继后的排序才称之为伯父、伯母)生活在一起。八伯父也曾教他和弟弟打算盘,所以,周恩来对他们夫妇感情很深。1918年1月,正在日本留学的周恩来接家中来信知道八伯父去世,十分悲痛,在日记中曾写下满含深情的文字,追念伯父并忧虑家中伯母的艰难。
八伯母杨氏,晚辈称为八太。八太在周恩来两位母亲去世后对他非常关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八太曾带着孙子到北京看望周恩来。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陪老人家游览了颐和园。1953年,八太到北京看病,又住了些日子。就八太治疗等事,周恩来三次致信淮安地方政府,指示对于伯母的治疗,在县里人民医院治疗即可,不必转到外地,同时,医疗费用由他这里出。信中还指出:“如果治疗无效,一切后事也请你们代为办理。但要本着节约和简朴的精神办理。现寄去人民币200元作为治疗和办理后事的费用,如不够时,请你们先垫付,到时候来信说明支付情况,我再补钱去……”后来,伯母去世,周恩来在致淮安地方政府的信中除表示感谢外,还特意补寄了25元垫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