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访问十四国随员轶闻

尹家民

2019年12月30日15: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历时两个半月,行程十万八千里。周恩来访问的成功,除去他个人的魅力之外,与他拥有一支能干的随员队伍是分不开的。

译员最忙,冀氏皮衣

周恩来访问亚非欧十四国,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派出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团。它历时两个半月,行程十万八千里。周恩来访问的成功,除去他个人的魅力之外,与他拥有一支能干的随员队伍是分不开的。这支队伍共有七八十人,除规格较高的代表团成员陈毅外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总理秘书处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等人外,还有大批的新闻、翻译、警卫等人才精英。这些人物虽然职务不算高,其业务之精通,处事之老练,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别人无法代替的作用,以下记录的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陈毅(右二)陪同周恩来总理(右五)访问亚非欧十四国时在埃及金字塔前合影。是他们在访问过程中的轶闻趣事。

翻译组有英、法两个语种,每个语种配4名翻译。英语组口译以冀朝铸为主,笔译以过家鼎为主,任务非常繁重。既要负责领导同志的临场翻译,还要将周总理等领导同志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速记下来,并把新闻公报等译成外文,还要散发,少则十几份,多则四五十份,还要将对方的书面讲话译成中文。他们随身带着几架新购置的瑞士手提打字机,还带上了复写纸、蜡纸等必要的文具。他们所到之处,都是依靠当地使馆的协助,但主要工作还得自己做。有时住在旅馆里,一入住就要开始工作,从译初稿到改稿、打字、校对、油印,一通忙乎。在结束对一个国家的访问准备启程去下一个国家之前,必须把所有稿件翻译打印完毕,并准备好下一站的头一两篇讲稿译文。按当时的惯例,访问每一个国家结束时都要发表新闻公报,而新闻公报往往是在访问的最后一天才达成协议的,于是翻译们必须在访问结束前准备好新闻公报的正式文本,供领导签字。如此一来,彻夜工作几乎成了常规。唯一可以喘息的机会是,在法语国家,不用英文翻译,反之亦然。这两种翻译都得以轻松的是在阿尔巴尼亚,阿文翻译和写作组忙得不可开交。但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其他语种的人就主动去干些后勤工作。有一次,过家鼎被派往地拉那机场看守专机。时值正月,空旷的机场寒风凛冽,冰冷刺骨。他从拂晓时起,要在零下20℃的机场站立几个小时,不一会儿就要僵了。忽然背后一沉,一件皮大衣披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回头一看,是冀朝铸。这件皮大衣是冀氏家族祖传下来的,又厚又重,过家鼎心头一热,不知说什么好。他想到冀朝铸自己也会冷的。而英语极其熟练中文却不太流利的冀朝铸此时更是“无声胜有声”。

(责编:张妍、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