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介甫
2019年07月03日15: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族。他早年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193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开始辅佐父亲经营面粉、纺织和金融等庞大的家族企业。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已迁往海外,荣毅仁毅然作出留在上海的决定,并逐渐成为荣氏家族企业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荣毅仁满腔热忱地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曾任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后历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顾问,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副主席、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率先把全部企业拿出来和国家合营,赢得了普遍尊重,被称为“红色资本家”。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牵头组建并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6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荣氏亲属回国观光团时说:“你们荣家对发展民族工业做了贡献,是有功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的评选小组把3个特别的“纪念奖”颁发给了3位已经“驾鹤西去”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荣毅仁、霍英东和王选。在荣毅仁100周年诞辰之际,笔者收集整理了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3位中共领袖交往的感人故事奉献给读者。
毛泽东说:“荣先生,你是大资本家呀!”
这是荣毅仁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1950年春末夏初,中南海碧水盈盈,颐年堂喜气洋洋。荣毅仁被通知出席毛泽东招待部分党外人士的宴会。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荣毅仁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当荣毅仁等来到时,毛泽东在门前热情迎接他们。潘汉年把荣毅仁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握住了荣毅仁的手,亲切地说:“荣先生,你是大资本家呀!”
周恩来在一旁打趣地说:“他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少壮派’。”
荣毅仁直说:“哪里……哪里……”
毛泽东看到荣毅仁这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微笑着又补充一句说:“你来了,很好。”
宴会就像家人团聚,气氛和谐欢快。席间毛泽东鼓励大家要为人民做好事,要一贯地做下去,好事做得越多,越有名誉,人民的奖励也越多,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毛泽东的话,语重心长,感人肺腑,既是谆谆的嘱咐,又是殷切的期望。荣毅仁听了感到无比温暖,觉得毛泽东的话字字铭刻在自己的心上,以至于几十年后,荣毅仁还能清楚记得。
1955年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召开执委会议,荣毅仁赴京参会。毛泽东也来了,并亲自主持了一次座谈会,恳切谈心约两个小时。毛泽东对与会的“资本家”们说:“只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联结在一起,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是可以掌握的,是大有希望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事业是很宽广的,并且将一天天发展。大家要把心安下来,不要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要减少吊桶,增加抽水机,如果能全部改用抽水机更好,这样才好睡觉。”
毛泽东又讲到京剧《打渔杀家》中的萧桂英的故事,用以教育工商界。他说:“渔夫萧恩立志插翅飞过江去,斩除恶霸头子吕子秋,报仇雪恨。他的女儿萧桂英,又想要跟着爹爹去杀家造反,又放心不下那一点儿‘私有财产’。船行在半江中,她还念念不忘:门还没有上锁呢!屋里还有不少家具呢!”毛泽东讲到这里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闹革命么,还舍不得丢坛坛罐罐?对旧的东西,一定要舍得丢,不要舍不得!”
当时正值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合营高潮前夕,毛泽东的话语重心长,发人深思。他说:“只要谁肯真正为人民效力,在人民有困难的时期内确实帮了忙,做了好事,而且是一贯地做下去,并不半途而废,那么,人民和人民的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是没有理由不给他以生活的机会和效力的机会的。”接着他又补充说: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好了,将来一定可以加入到工人阶级的行列。
这次座谈会后,荣毅仁觉得很受启发。一回到上海,他就向上海市人代会保证:“我一定要把所得到的利润投资企业,购买公债,来支援国家建设。”他还在大会上表示:“我一定要把自己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公民,做一个真正的同志。”
在这一时期,荣毅仁虽明确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认识,但对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仍然是模糊的。他曾说过:“我赞成共产党只举一只手,如果两只手都举起来,那是投降。”可是后来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他自己又否定了这种任性之言。
1955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荣毅仁对毛泽东说:“毛主席,希望你能抽出时间到上海去,更希望到我们厂看看。”
1956年1月10日,荣毅仁正在上海申新纱厂总管理处上班,忽然接到时任市委书记的陈丕显亲自打来的电话,说有要事跟他谈,要他速回家中。荣毅仁急急赶回家,陈丕显已在家中等候。陈丕显说:“毛主席来上海了,今天马上就要去视察申新九厂,我们一起去厂里吧。”
荣毅仁立即随陈丕显赶到申新九厂。下午4点40分,毛泽东在陈毅、罗瑞卿、汪东兴陪同下乘车来到厂里。一下车,毛泽东见到在那儿迎候的荣毅仁说:“你不是要我到厂里来看看吗?今天我来了。”
荣毅仁万万没有想到,他在北京时对毛泽东讲的那句话,毛泽东竟记在心里了。
毛泽东问荣毅仁:“公私合营后生产怎样?”
荣毅仁说:“比以前好。”
毛泽东说:“跟国营企业比怎么样?”
荣毅仁说:“那还差一点。”
毛泽东说:“大概什么时候能赶上?”
荣毅仁说:“总要二三年吧。”
毛泽东没有坐下来休息,而是由荣毅仁等陪同径直向车间走去。
申新九厂共有17个车间,毛泽东视察了7个。每至一个车间,毛泽东都要仔细询问车间的工人的工作情况,还和他们亲切交谈。
毛泽东到上海视察不下几十次,但只视察过一家公私合营工厂,这就是申新九厂。
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在很短的时期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面的全行业公私合营。这是一次巨大的历史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之后,国家对资本家私股的赎买改为了定息制度,资本家的收入被限制在固定的股息上,同企业的利润多少不再发生联系,生产资料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企业的生产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1956年12月10日开始,全国工商联在京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前,毛泽东在12月5日、7日、8日,花3个晚上时间,分别找全国工商联正副主任委员、各省工商界代表谈话,想听听这些私营企业老板的意见。这中间自然有荣毅仁。
8日晚,毛泽东为了不使这些资本家紧张,说话时语调缓慢,态度随和而亲切,他说:“我今天只带两个耳朵来参加会议。”会上,这些民族资本家竞相就定息问题、给资本家安排工作问题、如何进行自我改造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毛泽东听后说:“赎买就真的赎买,不是欺骗的,对有抵触情绪的同志要说服,要赎买就赎买到底,不要半赎买,半没收,要虎头虎尾,不要虎头蛇尾。”
对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的安排问题,毛泽东说,“人都包下来。工商业者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笔财富,过去和现在都起了作用。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是现代化的,不是手工业的。……这一点工人不大了解,应该向工人说清楚”。
毛泽东又说:“资本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物质问题,一个思想问题。物质问题就是有职有权的问题,有工资可拿,拿到工资可生活。思想问题要资本家自己改造自己,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但使用老经验,而且使得他们能够发展新经验。譬如荣毅仁年纪轻轻的,这种人来日方长,还可以学新的经验。”
“年纪轻轻的”“来日方长”,荣毅仁听到毛泽东这些话,心头好似卷起了千重浪,奔腾澎湃,共产党的主席对自己如此勉励有加,寄予厚望,使他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