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精神:揭示如何成为“英雄”的“奥秘”【4】

甄小英

2018年01月08日20: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民主平等,严谨守纪”。

  什么是民主?刘少奇讲过,民主精神“就是平等精神”。周恩来是平等待人之典范。他平等地对待每个人。有一次,由于周恩来的汽车驰入中南海时车速较快,警卫战士小韩没有看清规定的汽车出入信号,就挥起指挥旗拦住了汽车。但当小韩看到周总理在车内向他微笑致意时,顿时不知所措,竟忘了向总理立正敬礼。周恩来看到了小韩紧张的神态,所以,一下车,就给警卫处领导打了电话,请转达对小韩的歉意,并热情地赞扬小韩坚持原则的负责精神。

  在一次外事活动中,当记者为了抢拍毛泽东与外宾握手的照片,把照相机的长镜头放在了周恩来肩上。拍完照片,发现把总理当成了长镜头的“支架”,十分内疚和不安。周总理却微笑着点点头,似乎是在说:同志,没关系,这有什么呢?周恩来经常提醒身边工作人员:“不要只记得我是总理”,“在国务活动时我是政府总理;在党内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党员;在群众中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他平等待人,因为他投身革命,就是为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他认为执政党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他指出:党在执政后,“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苏联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要时常警惕,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执政党必须“经常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是能够一下子彻底反掉的,今天反掉了,明天它又来了。你掌握政权,总有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时就会有偏向。”,“这就使我们很容易忽视发扬民主而犯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如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方面,他不仅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教育,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要在我们的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使民主扩大。”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问题。

  周恩来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要求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不仅要敢于和善于听取各种意见,而且还要主动地去“发现”、“寻找”各种意见,并创造条件使人能发表各种意见。他鼓励干部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讨厌那种唯唯诺诺,看领导眼色行事,人云亦云的作风。1971年9月上旬,一天晚上,总理在人大会堂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参加会议的有各部委负责人和起草小组工作人员,近200人。讨论中,有一个用词,总理认为不准确,要修改,并谈了自己的修改意见,问大家“这样改行不行?”还没等大家发言,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提出意见,认为总理修改后用的词也不妥当,应再修改。这就是总理办公室秘书纪东。开始总理也不同意纪东的意见,大家各抒己见,展开争论。经过争论,总理说,“我看小纪讲得有道理,可以按他的意见修改,你们大家的意见怎么样?”大家表示赞成。最后,总理语重心长地讲,“讨论问题,应当提倡平等的争论,不要认为领导者的意见就百分之百的正确。其实,有些问题,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年轻的同志,往往有很好的见解。他们接触实际多,框框少,所以有些意见比我高明,我们就按他的意见修改嘛!------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谁的意见对,我们就按谁的意见办。”

  他是遵守纪律的楷模,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仍然像普通党员一样,自觉地参加党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和主动争取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监督。按时交纳党费。周恩来有个特点,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和公民做到的事,他首先做好,凡是要求他人不做的事,他带头不做。对于党内的保密纪律也是如此。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爆炸时,当时不知能否成功,要求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绝对保密。周恩来说:“这件工作与邓颖超没有关系,我也没有必要告诉她。”邓大姐是见到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号外,才知道此事的。

  他是开展批评的榜样。周恩来是人,不是神。他一生中有过失误,也犯过错误。但他襟怀坦白,严于律己,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不隐瞒。大一点的错误,他真心诚意地作检讨。对小的失误,他也不敷衍了事。他作自我批评,决不强调客观原因,而是首先着重从自己的思想、作风,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找根源。他所领导的工作出了问题,首先自己承担责任,决不诿过于人,而且帮助有关同志尽快弥补损失。他经常严肃地、公开地检查自己的错误,求得党和群众的监督,并用于教育干部、群众。他说,一个领导者,应该永远赤裸裸地站在群众面前。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同志偶像般地来看领导,要具体地、全面地看他是不是够一个好的领导,即使够,也还要看他有什么缺点,帮助他改正。他强调,“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做起,首先领导上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问题总是同上面有关系的。”他常讲:多少战友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还有什么缺点不能克服,有什么错误不能丢掉呢?

  周恩来对干部、对工作要求很严,他也批评人,但总是出以公心,同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他注意批评的方法和艺术,注意保护同志的积极性。因此,对于他的批评,人们心悦诚服,受益匪浅,甚至想多听听他的批评。

  如果每一个党员,特别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够像周恩来那样,带头继承和发扬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的党就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就有了更加可靠的政治保证。

  (五)自勉自励,生生不已。

  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包括学习他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自我完善的精神,学习他进行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和科学方法。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曾经说,她之所以要写《周恩来与他的世纪》这本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年渴望英雄,渴望那些能够向他们揭示人生真谛的人物,而不是现在西方宣扬的那些被扭曲了的人生‘价值’。”周恩来的一生,不仅向青年揭示了人生真谛,而且也揭示了如何成为“英雄”的“奥秘”。周恩来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共产党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周恩来之所以成长为人们公认的一代楷模,与他经历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也与他长期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紧密相连。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实践中刻意进取、自我完善的结果。他在领导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也率先改造、完善着自己,成为自我完善的典范。研究他进行党性修养的特点、正确途径、科学方法,对于我们增强党性,完善自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是会有很大启发的。

  周恩来在党性修养中表现出的突出特点就是高度的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彻底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自觉性。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动态中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党性修养主要不是靠外力、更不能靠强迫,而主要是靠调动党员内在的积极性,通过自强、自律实现党员的自我完善。因此,党性修养贵在自觉。

  周恩来具有极强的自我完善意识,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具有高度的自觉性。青少年时代,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注重对自身道德品质的修炼。随着年龄增长和忧患意识、责任感、使命感的增强,周恩来把担当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和培养担当大任所需要的品德、才干、人格紧紧地结合起来。

  “五·四”运动时,他把“革新”与“革心”作为觉悟社的宗旨,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革新”是要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根本改造中国社会。“革心”是要清除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以及阻碍改造中国、实现“革新”宗旨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不“革心”,难以实现中国的“革新”;不投入“革新”社会的斗争,难以实现自我的“革心”,要自觉地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他批评了那种只知道社会不好,人心不好,却对“改造社会和人心”“连一点毅力和奋斗精神也没有”的懦夫思想,也批评了那种只图个人“显亲扬名”,“只知道有家庭,不知道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他提倡觉悟社社员“到民间去”,接近劳动群众,与工农结合。为了“革心”,他还提出了“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接受批评”的公式,并作为组织原则列入觉悟社会章。此后,他一直在革命实践中,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净化社会、升华自己。他东渡日本,西赴欧洲,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不断剥离思想中的“杂质”,抛弃“军国”、“贤人政治”、“‘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影响,使思想不断升华,逐步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认定“主义”之后,他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他深知,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还要铲除剥削阶级意识,造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他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对其他劳动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而无产阶级只有首先清除掉自己身上沾染的旧社会的污泥,给其他劳动阶级做出榜样,才能带领他们共同前进。因此,“无产阶级首先要进行自我改造”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战士,更要带头进行改造。

  而领导干部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责任。宣传教育工作如何有效?一靠讲的是真理,人家才信服;二靠人格,自己身体力行,才有号召力。即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则令也不行。”如果说一套,做一套,那只能是“台上你讲,台下讲你。”有些领导干部总是以改造别人自居,“党性修养”、“为人民服务”虽然挂在嘴上,但都是说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干的,自己并不实行。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指出,“没有人是专门改造别人的。自居于领导,自居于改造别人的人,其实自己首先需要改造。要对这种人大声疾呼:‘请你自己先改造’!” 周恩来一再指出“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 “任何共产党员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到死也学不完,改造不完”, “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我希望大家都承认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要承认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 ,“自我改造是为了进步,是光荣的事情。”党员“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空气一样,非有不可。” 周恩来一生都在主动、严格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1943年写了《我的修养要则》,提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等 ,并终身实践这一修养要则。建国后,他担任开国总理,但仍然“戒慎恐惧”地工作,自觉地完善自己。

  持久性。党性修养贵在坚持。周恩来常讲“生生不已”,“生生”是中国哲学术语,承认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时时有新的事物产生,也就是讲自我完善和改造不仅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且要有持久性。周恩来不仅把党性修养看成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把党性修养看成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提倡人人要修养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的真实写照。

  周恩来之所以把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终生的必修课,是因为他对党性修养的长期性,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长期性。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是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并影响我们。“思想是先驱,但真正肃清旧思想残余,要在新的基础全部完成之后才有可能。” 所以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如果放松了党性修养,忽视了思想政造,就有成为旧思想、旧势力、旧作风俘虏的可能。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共产党员,只有终生进行自我改造者,才能终生具有抗腐蚀的“免疫力”。一个真正具有强烈革命事业心的党员,必然会把党性修养作为终生的必修课。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