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保证。周恩来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屡次强调“一切问题都要到现场去实践”。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建立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中华民族谦逊实际的作风,集中、充分而完美地在周恩来身上得到体现。“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终生不渝的座右铭。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尽管日理万机,由于身体素质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的极度焦虑,使得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 由于长期的劳累与缺乏睡眠,1967年2月2日,医生诊断周恩来患有心脏病。
周恩来为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被外国人称为“全天候周恩来”。他白天忙于开会,接待外宾,有时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带些简单的饮食在驱车途中用餐。
原标题:周恩来诗词中的为民情怀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周恩来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真诚质朴的为民情感和深厚浓烈的为民情怀是周恩来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这也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林世雄 杨程晨)“日常生活中,就是‘忙’,他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周恩来总理侄女、中新社原副社长周秉德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在其印象中,周总理就是一个为国为民、一生忙碌的人。
周恩来一生只来过湛江一次,而且在湛江只呆了15个小时,这短短的15个小时里,周恩来都做了些什么?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那真实的一幕。 1960年2月,周恩来(左一)在湛江市人民会堂观看粤剧《寸金桥》后与剧组演员握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年谱》中讲到,1973年9月9日晚巴基斯坦民用飞机在首都机场上空放油着陆的过程中,发生了“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的重大事件。这件事发生在1973年9月9日晚,我当时在总参作战部作战值班室值班,参与了这个事件的处理。
周总理侄女周秉德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与我们一同缅怀周总理。据周秉德透露,周恩来总理一生艰苦朴素、亲民爱民,在其担任总理26年期间,总共只穿了三双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