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明
2020年10月27日10: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连载:《大智周恩来》 作者:胡长明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谈判是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谈判桌上虽不见硝烟弥漫,但唇枪舌战也足以令人心力交瘁。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不说上不了台盘,要想克敌制胜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周恩来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谈判天才,言辞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其论理、气度和分寸感折服了所有的谈判对手。周善于以适当的让步和通融打破僵局,争取主动,但如果要他放弃原则,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谈判桌。
作为共产党的首席谈判代表,周恩来曾长期与蒋介石国民党周旋,参加了从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国共彻底反目之间的历次重要谈判,前后十年无一败绩。谈判中,周恩来始终以不损害中共根本利益为原则,在坚持这个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的让步和通融。1937年1月24日,他致电毛泽东和张闻天,提出了同国民党谈判进行让步的界线,即“可以服从三民主义,但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绝无谈判余地”,“承认国民党在全国领导,但取消共产党绝不可能。”有了上述界线,便可以“不争名位与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可以改称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共产党的军队可以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采用国民党军队的番号等等。蒋介石虽然不满意这些让步,但迫于形势,他也不得不在此基础上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实行共同抗日。
蒋介石“收编”中共军队的目的未能达到,但他并不死心,整个抗战时期,他都想用政治解决方式搞垮共产党,为此他耍了各种各样的花招,如提出共产党合并于国民党;要求在共产党军队中派遣军政人员;邀请共产党到政府去做官等。但是蒋介石的这些要求均为周恩来所拒绝。
蒋介石提出共产党合并于国民党的理由是共产党也信仰三民主义,如果全体加入有困难,可以让一部分先加入。周恩来答复:共产党实行三民主义,不仅因为这是抗战的出路,而且因为这是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但国民党并不都如此想,所以国共终究是两个党。少数人退出共产党而加入国民党,不仅失节失信仰,而且于国家有害无益。周恩来坚持采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跨党办法,但正如当时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说,跨党办法,共产党是猴子,钻进来搞党中党,所以蒋介石又不愿意。双方无法调和,此事遂未果。
蒋介石要求红军改编后,其管理教育工作必须直属国民党行营;反对红军改编后设立总指挥部,只许设政治部来指挥军队,坚持朱、毛必须出洋;红军改编后三个师的参谋长由南京方面派任,并且还要派副师长、副团长、副营长、副连长等一系列副职。周恩来态度鲜明地向对方指出:无论是军队还是政权,中共的原则是“包办”,“国民党不得插入一人”。蒋介石又邀请共产党到政府去做官,条件是中共先交出军队。周恩来认为这个交易太廉价,共产党不稀罕充任几个无足轻重的官职。1945年中共七大上,他说:蒋介石“能够给我们的,就是参加政府去作客。这个客我们作了八年,我们还稀罕作这个客?要把军权、政权交出去,当然是绝对做不到的事。但是蒋介石还是要你这样做,他说可以给共产党合法,但那是把我们手脚捆起来的合法,手脚捆起来还有什么合法!”换句话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有什么自由和权力可言?抗战胜利后,国内和平呼声高涨,共产党如果在和国民党谈判时寸步不让,就显得对和平缺乏诚意,从而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因此在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和随后的整军方案中都作了许多让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赢得了广大中间派的同情和支持。但这些让步是否损害了中共的根本利益呢?完全没有,仅以整军方案为例就可见其中就里。
1946年2月,国共双方达成了一个整军方案,确定国共双方的军队数量为50:10,即国民党军队编为五十个师,共产党军队编为十个师。这个比例乍一看的确让步太大,共产党内部也有人百思不得其解。
周恩来说:“这件事,许多同志比较不大容易了解。整军方案是使中国人民的武装受束缚的,但也受保障的,这有它的两面性。在数目上,五十比十,对我们是一个束缚,但也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规定要经过美国装备,我们的十个师也包括在内。”“美国人是想经过这些东西来控制我们,但这是否能把我们完全困死了呢?不会的。整军方案还有它好的一面,这就是地方自治。人民的武装是地方自治的东西。六十个师只是用在国防上的。地方自治要依靠人民的武装的自卫,我们这里已经自治了,不再需要国家的军队来防匪了,这样就保障了我们解放区人民自己的武装不受国家军队的干涉。这样一看人民并不吃亏。受束缚的就是美国人插进来一只手,但也不要紧,我们就准备着把那十个师变为废铁好了。”整军方案的好处还不止地方自治,周恩来指出:“在整军方案中,我们在军事上取得了与蒋军的平等地位。抗战八年,蒋以他的统帅地位来压我们,但在谈判过程中,马歇尔来后,为了套我们,在地位上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与蒋军的平等地位,结果蒋成了一方面的统帅,而不是两方面的统帅。”经过周恩来这么一解释,说明中共在谈判中所作的让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有得必有失,失小而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