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直
2020年09月25日10:58 来源:人民网
周恩来在参与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一贯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亲自领导了党的档案工作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观。纪念和学习周恩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继承他一贯重视并领导档案工作的实践和思想、观点,继续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领导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建设的丰富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是和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文书、档案工作的建立,十分重视党的文件、档案的收集、安全保管以及当前和长远的利用。1927年4月18日,即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几天后,周恩来就指示中共上海区执委会发出《关于搜集过去文件存底问题的通知》。1931年,周恩来提出区别不同情况保存和整理文件的意见,并在瞿秋白起草的秘密文件——《文件处置办法》上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这个《办法》除了对党中央机关文件的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以外,还提出:“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决心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信念和决心,以及重视保存和利用档案的深这目光。此前,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下,在上海建立了中央地下文库,经过艰难曲折,奋斗牺牲,为党保存了大批珍贵历史档案。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在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通过上海党组织从地下文库找出了一批档案送往延安,供毛泽东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党的历史档案文件汇集使用。1946年,他又派人从这个档案库中取出4000余件珍贵历史文件运回延安,交给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处保管。1947年,蒋介石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党从延安战略转移时,为了保护党的档案和机密,周恩来指示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曾三带着几十箱档案转移到晋绥,由贺龙安排隐蔽。1947年 2月 8日,周恩来亲笔起草了《收集顽政权一切档案的通知》,要求各路解放大军在解放了敌人占据的城市后,立即“收集顽方政府一切档案、文献、法令,转送后方,得便送延安。”这是周恩来为了协助毛泽东掌握分析敌情,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研究城市接管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又适时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始建立档案工作。一方面,是接管国民党政府的档案。1949年10月,他接连两次主持召开政务院会议,就“接收前国民党政府中央机关、人员、档案、图书、财产、物资问题”作出决定,并派出以董必武为团长的政务院接收工作代表团前往南京进行了接收工作。1950年1月,周恩来又先后以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和政务院总理的名义发表声明和命令,令“所有前国民党反动政府驻外使领馆及前国民党反动各机关派驻外国的办事机构及办事人员,在我中央人民政府派人接管以前,均应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一切资财、图表、帐册、档案等,听候清点和接管”。“令驻在香港的原属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切政治、外交、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侨务等机构的主管人员与全体员工,……务必备守岗位,保护国家财产、档案,听候接收,不让反动分子有任何破坏、转移、隐匿等情事。”另一方面,着手建立政府机关的档案工作。1951年9月29日,在周恩来的关怀下,政务院发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对建立政府机关的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做出规定,提出了机关档案要实行集中管理,为机关工作服务的原则和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政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建立。
1953年以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需要,周恩来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国家档案工作。1954年11月8日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周恩来的提议,批准在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掌管全国档案事务。国家档案局成立以后,周恩来又指示起草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行政法规性文件,建立国家档案制度。1956年4月,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经他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讨论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国家档案的范围,确定了国家档案工作的原则和任务,并于4月16日发布施行。1958年6月15日,他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提出了应该把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起来的意见。1958年11月18日,他审阅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档案局党组关于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问题的报告,并作了重要批示。接着,党中央于1959年1月7日,发出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1958年,在“大跃进”中,一些地区和单位的档案工作部门出现了“大办档案”、“人人办档案”、“全民办档案”的违反档案工作性质和客观规律的浮夸现象,周恩来发现后立即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提出批评并予以制止,指出:“你们以后不要搞那个‘大办档案’就行了。”周恩来一直关心着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为党和国家档案工作做出奉献的档案工作人员。1959年6月10日,他和中央其他一些领导同志一起,在中南海怀仁堂外的草坪上,亲切地接见了出席全国档案资料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议的1017名代表,并提出“档案工作者应该向司马迁学习”,参加编史修志,给了与会代表和全国广大档案工作者以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同年,他为即将开馆的中央档案馆题写了馆名,并告诉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等中央档案馆成立了,让邓颖超同志当你们的顾问。”
周恩来不仅重视党、政机关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建设,而且重视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城市基本建设等单位档案的形成、管理和利用。1957年9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五十七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方案》,提出了分别建立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地质、农业、科研等方面的档案工作的要求。60年代前期,国务院先后批转了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城市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档案工作的报告,批示全国加强这些方面的档案工作,更 好地为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1963年,周恩来还批示将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关于改善图纸复制技术的报告》,由国务院批转各地、各部门,并督促有关部门负责解决。周恩来还很重视档案工作的国际交往。1963年4月10日,他会见了前来访问的阿尔巴尼亚档案工作代表团,在谈话中提出了他对档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
“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在同林彪、“四人帮”一伙的篡党夺权阴谋及其煽起的打、砸、抢、抄、抓、揪的狂风恶浪(其中包括冲击档案部门,抢夺档案)的尖锐、激烈、复杂的斗争中,仍然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档案的安全保护,并为抢救档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中央调查部的造反派以查“黑材料”为名,要冲进档案室抢档案,周恩来得知后十分生气地说:这是最高机密的档案,怎么能抢呢,并派人前去劝阻,才保住了该部的档案。以后,造反派又冲进陈云办公室,要砸档案柜。周恩来得知后严肃地指出:陈云同志是政治局常委,他的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机要档案,任何人不准动,并立即派人加以制止,才使档案得以安全保护下来。①1966年8月31日,周恩来审阅了他指示陶铸组织起草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具体问题的通知稿。通知要求在运动中,对于党和国家的要害、机密部门和单位,其中包括中央和各地档案部门,科学技术机构和科学技术资料部门,必须坚决进行保护。②9月初,他又亲自主持起草了《有关红卫兵的几点意见(未定稿)》,要求广大青少年不要冲击党政机关,以使“……机密不致外泄,档案不致遗失……”。③10月29日,他得知陶鲁笳的办公室被造反派砸开并抢走了一部分文件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国家经委过去的文件档案全部集中起来,由国务院加封条,非经国务院批准,任何人不准擅动。④1967年1月15日,他得悉中央统战部档案被抢后,指示公安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他和李富春的名义,找抢档案的造反派和保护档案的群众协商,将档案暂时封存。⑤1967年春夏之交,外交部档案室的档案在被造反派任意摘抄、复制、转抄、公布之后,有全面失控的危险。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外交部部务会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外交档案的安全,否则要实行军管。随后即派军代表掌握了外交部档案的管理权,才保证了档案的绝对安全和正常使用。⑥9月3日,周恩来又审核并签发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就二机部一0三公司大批绝密技术资料在武斗中被抢事给兰州军区等单位的电报。电报指出:兰州军区、中央调查组要严肃处理此事。应将抢走的所有档案资料、材料,立即如数交出。如有人拒绝交出,应以违犯国法论罪。⑦1968年7月31日,周恩来修改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布告”稿。布告说: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制造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这一小撮反革命分子的罪状有:……六、抢劫国家档案、机密;……凡有以上十项罪状之一者,即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必须追查到底,实行无产阶级专政。⑧
从以上大量的事实可以看出,周恩来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是何等重视和关怀。
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观
周恩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站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高度,重视并领导了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思想、观点,深刻地阐明了档案的本质、作用、形成和运动规律,揭示了档案工作的基本矛盾、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从 而形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观。其基本内容是:
(一)关于国家全部档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是在我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历史的证据,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的观点。周恩来认为,历史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凭证,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依据;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档案,不仅可以作为打碎其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工具,而且可以用来研究其反动统治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是制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真实记录,是进行政治斗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历史的依据。正因为档案如此重要,所以,他十分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研究和利用,十分重视档案工作的建立,要求党和国家机关、部队、团体等单位,对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工作活动中形成并处理完毕的文件,必须进行立卷、归档,作为档案保存起来。他曾就党中央的会议文件指出:“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会议文件,应按照每一次会议进行立卷,以便查找利用。⑨他认为,档案工作不仅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必须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工作。”⑩周恩来一再强调:档案工作很重要,要做好档案工作。
(二)关于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必须相应地建立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观点。周恩来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档案和档案工作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同时相应地建立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要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国家档案制度,建立全国档案工作行政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都要建立起档案室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建立起各级国家档案馆工作,对国家全部档案分别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当前和长远的利用。还要加强档案专业干部的培养训练工作和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等。为了建立并管理国家档案工作,还必须在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集中统一地、分层负责地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周恩来关于建立国家档案制度、建立全国档案工作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宏观管理的思想、观点,是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客观规律的,并为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所吸收和肯定。11
(三)关于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加强党对档案工作领导的观点。周恩来提出,党的档案工作与政府的档案工作应该实行统一管理。这是因为他认为党的档案与政府的档案有密切的联系,党的系统的档案工作与政府系统的档案工作,其业务工作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应当统一管理起来。12他指出“更重要的是每一档案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纲才好整理,故必须从每一档案的出处立根,宜归党管。13”他还指出:“要从党政档案工作合并看党政不分。”14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提出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之后,档案工作机构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四)关于档案工作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为今天服务,也为未来服务的观点。周恩来认为,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他指出:“现在的档案比历史档案还重要。档案工作必须研究历史,但主要应同现在的反修、反帝和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联系起来,这比钻在历史档案里出不来更好。档案工作的目的是要为现时的革命服务的,用档案来证明我们历史上的斗争经验,当然还要创造新的经验,丰富这些历史经验。所以把旧的历史档案与现有的经验结合起来,更利于我们创造新的经验,开展新的斗争。”他还指出:档案工作要“为今天也为未来服务。马恩列斯不能把我们的时代的话都说完了,说完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后代还有什么事可做呢?否则,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的话就站不住了。”15这些谈话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辨证而又深刻地阐明了历史档案与现在档案的关系;整理、保管、提供档案与利用档案研究历史的关系;档案工作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关系;为总结历史经验服务与为创造新的斗争经验服务的关系;为今天服务与为未来服务的关系;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活动服务与为发展马列主义理论服务的关系等。其中有些具体提法虽是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言的,但其实质却是在说明档案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
(五)关于国家档案馆在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方便查找利用的同时,还要研究历史、汇编档案史料、印证历史著作和历史事实,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观点。周恩来不仅重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和档案工作,而且重视国家档案馆工作。他曾亲切地嘱咐档案工作者:“到档案馆工作不仅要整理和保管好文件,更重要的是熟悉业务,多做索引、目录,使利用时查找方便,别找一个文件花半天功夫啊!”“你们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编写历史资料,如《资治通鉴》还有明清两朝没有续上,这是你们的责任。”16此外,他又提出:“档案工作必须研究历史。”并询问:“档案馆对近代、现代的历史是否研究?”对有的历史书你们研究过没有?他在谈到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著作中对有的历史事件记载失实以后指出:“应当用档案来印证一下历史事实。”17周恩来的上述观点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指出了档案工作不能只是整理、保管、提供档案,而必须把整理、保管档案与汇编档案史料、研究历史、印证历史事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给档案馆工作提出了重要的任务,而且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档案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关于加强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档案工作人员要热爱档案工作,干一辈子档案工作,并要努力学政治,学历史,学科学,学业务,向科学进军,争取当专家、学者、博士,实现档案干部专业化,为档案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观点。周恩来极为关心档案人员的成长和档案干部队伍的建设。他曾嘱咐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很重要,应该干一辈子。”18还说:“你们都要当专家,好好地把档案工作搞好,还应当发展档案学。你们应当争取当个博士嘛!”项这是他对档案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他在同档案工作人员谈话时还问道:“做档案工作应该多读历史书,你们读的多嘛?《资治通鉴》这本书你们读过没有?”当档案工作者回答说:“没有读过,恐怕读不懂”以后,周恩来鼓励他们说:“这本书是我国几千年来丰富历史的记载,你们一定要抽时间读读它,读多了自然会懂。我小时候还不是和你们一样的!毛主席最喜欢多读书的人。你们读小说多吗?《水浒》、《红楼梦》看过没有?”20这说明周恩来希望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懂得档案业务,而且还应该有广泛的政治、历史、文学等知识,要使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的、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又红又专的档案专业人才。周恩来十分重视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曾指出:“为了培养更多的档案干部,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扩大一点嘛!” 1960年,他曾同意成立档案学院,以进一步扩充和发展档案专业教育事业,后来只是因为暂时经济困难才暂缓执行。21
(七)关于档案工作是一门科学,应当努力发展档案学,以进一步提高科学水平的观点。周恩来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门科学,应当发展档案学。22在他主持讨论通过并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国家档案局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对档案学及其辅助科目,应该加强研究工作,以提高科学水平。”正是根据他的这一思想、观点,国家将档案学列入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正式确认了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档案科学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极大的推动作用。
(八)关于国家档案要精炼,有选择地保存最重要的档案的观点。周恩来认为,党和国家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是大量的,也是为当前和长远的工作所需要利用的。但是,从长远、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并非是所有的档案都需要长久保存,而只能是有选择地保存那些最重要的档案。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指出:“档案不要搞得太多,不然是文牍主义,后代要骂我们的。中国的文字几千年来未变,书浩若烟海,读不完。要古为中用,洋为中用。我们为后代留档案,档案要精炼,不要什么都做为档案保存起来,有些给后代看了没有什么好处。”23周恩来的这一观点,充分地反映了他在档案保存问题上对历史、对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而且对鉴定档案的价值,辨别档案的真伪、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档案的长远保存和流传,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九)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档案得以安全、长远保存的观点。周恩来认为,要安全地、长远地保存档案,就必须要有符合档案保管条件的库房。50年代中期,在国家经济建设刚刚起步,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即批准了中央档案馆的基本建设计划,随即便开始了档案馆工程的建设。60年代初,他到沈阳视察工作时,在原张作霖大帅府,看到那里堆满了档案,保管条件很差,不便于管理和利用,就问:“这是什么地方?”陪同的人员告诉他:“这里是东北档案馆。”他说:“为什么不修个档案馆把档案保存起来呢?”陪同的同志回答说:“现在国家经济困难,不让修楼堂馆所。”他说:“楼堂馆所,又不包括档案馆。”24这些事实充分地反映了周恩来对档案安全保护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档案馆库设施建设的重视。
(十)关于居安思危,防止突然事变对档案的破坏,保护档究安全的观点。周恩来认为,为了保护档案的安全,必须防止突然事变对档案的破坏。30年代初期,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周恩来就提出党中央的“所有档案均搞三套,一套送中央文库保存,一套送中央特科,一套送共产国际。”解放战争时期,他亲自安排将中央档案转移到安全地带,以防止落入敌人之手,确保了党的档案和机密的安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代前期,他曾亲自给国务院某工业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打电话,要他们立即采取措施,把本系统的重要科技档案送到安全地带保管起来,以备一旦战争破坏后恢复科研和生产时使用。“文化大革命”中,他更是多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党和国家档案机密的安全。1969年10月16日,他在外交部《关于外交档案备战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批示一原则同意”,并对各类外交档案的移交、存放方法等提出了具体意见。25这些事实充分地反映出周恩来在档案的安全保护问题上,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战略眼光和高度警惕性。
(十一)关于学习外国档案工作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观点。周恩来认为,我们虽有建立党、政机关档案工作的经验,但是,缺乏建设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经验。因此,在建国初期,他提出应该学习苏联建设国家社会主义档案工作的经验,以作为我们建设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参考,并聘请苏联专家,为我们介绍苏联档案工作的经验,培养档案专业干部。他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强调学习苏联档案工作的经验,又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十二)关于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观点。周恩来对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传统是十分熟悉的,曾经告诉档案工作者:“中国的档案历史在世界上是很早的,也是最丰富的”26。并要求“档案工作者应该向司马迁学习。”27就是要档案工作者像司马迁管理、研究、利用档案,撰写《史记》那样,在收集、整理、保管、研究档案的基础上,汇编档案史料,研究历史,印证历史事实,参加编史修志。他不仅重视对历史上档案工作经验的借鉴,而且重视对历史档案文物的保护。50年代中期,他曾经批准修缮了明代嘉靖年间继古代保存档案的“石室金匮”传统建成的,保存明、清两代皇家档案的档案库房——皇史宬。60年代初期,他又一次询问了皇史宬的情况并指出:“那里应当陈列一点有代表性的东西。”28周恩来对我国历史上这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档案建筑的安全保护和有效利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上述12个方面,是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观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观点,全面地论述了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提高全党对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认识,对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这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馆)
注 释:
①《周恩来传》下,第1949页;《风雨四十年》第二部第434页。
②、④、⑤、⑦、⑧、25《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54页、第84页、第113页、第186页、第249页、第329页;《周恩来传》下,第1887页;《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第4页。
③《周恩来传》下,第1869页、第1879页、第1947页、第1950页;《周恩来的最后岁月》第43页。
⑥《外交部档案大转移》(《中华儿女》1996年第6期第68页)。
⑨1823《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档案》第1页、第2页、第53页。
⑩《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86页。
11《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12 访问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洛风谈话记录。
13《周总理对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家档案局党组关于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问题的报告的批示》(国家档案局档案,1958年第425卷第11页)。
14、16、20、26《永远不会忘记和周总理的谈话》(《档案工作》1958年第 10期第 13—14页)。
15、17、28《周总理接见阿尔巴尼亚档案工作代表团的谈话记录》(国家档案局档案,1963年第861卷第140页)。
19、21、22、24《忆周总理领导我们建设档案事业》(《档案工作》1980年第1期)。
27《曾三致郭沫若、吴玉章信》(《档案学通讯》1998年第2期第5页)。
*[本文原有三个部分,这里选录了前两个部分。第三部分“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珍贵遗产”,因全书篇幅所限,没有选入。]
《周恩来百周年纪念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