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由周总理“一”字点评话文风

何春喜

2020年03月16日10:25    来源:解放军报

  1960年,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练场,周恩来总理审查出国演出节目时,对《霸王别姬》一剧和项羽其人有过精辟的评语。全剧开始是刘邦发兵攻打项羽,项羽金殿议事,群臣感到形势不利纷纷谏阻项羽出兵。项羽不听劝阻,决意出战。戏演到这里,总理讲:“一言堂。”项羽回到后宫,虞姬继续规劝,项羽不由分说:“孤意已决,明日发兵!”总理讲:“一家之长。”当演到项羽孤军深入至刘邦设好的埋伏圈时,总理讲:“一意孤行。”项羽被困垓下,总理讲:“一筹莫展。”当虞姬备酒安慰项羽时,项羽心情沮丧,摔杯吟唱“力拔山兮”,总理讲:“一曲挽歌。”接下来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虞姬拔剑自刎,全剧落幕,总理讲:“一败涂地。”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戏,总理用了23个字就高度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全过程。

  从53年前的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总理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总理的点评不仅精辟、洗炼、准确,而且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平时讲话、演说、为文,周总理的风格也常常是言简意赅,妙语连珠,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可称改进文风的典范。当然,要达到像周总理那样的语言水平需要下一番工夫,但首先是要在认识上摆正态度,思想上引起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改进党的作风问题特别加以强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又出台八项规定重点抓作风的改进,并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作风包含的内容很广,文风是其中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说,文风即作风,作风即党风。作风不良,文风就必然不好,就做不好事,当不好干部。只有下定决心转作风、改文风,把它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事情来对待,付之于行动,才能见之于成效。

  文风好,除思想重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思想作风端正且知识渊博的人,文风一般都好。知识和技能须从学习中得来。有人说话、写文,临场发挥好,“灵感”不断。为何?就是因为有长期学习的积累,就如周总理所说:“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靠长期刻苦学习积累各方面知识,到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倘若想走捷径,不通过刻苦学习而得之,那实在是天真的想法。

  改进文风贵在勤奋。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大凡说话精辟到位、行文流畅、语意俱佳的人,都有一个历练打磨的过程,“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假。在磨练过程中,心中有一个楷模、典范,有了目标,有了高标准,改进文风就能做到扎实深入。实践磨练的过程,是个辛劳的过程,甚至是个痛苦的过程。我们不妨学学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冥思苦想、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如此文风才能有大提高大改进。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