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英顺
2020年02月25日11: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在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同时,对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进行狂轰滥炸。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重点即转向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重庆成为抗战时期遭受日军大规模轰炸持续时间最长、轰炸次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城市。
在重庆大轰炸中,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战斗在抗日救亡第一线,他们勇敢而坚定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
“江上焚舟,空负乘长风破巨浪之志”
1938年10月,武汉3镇处于日寇的包围中,形势危急。当时国民政府已迁至重庆,各抗日机关正加紧撤离武汉。而新华日报社的部分工作人员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为了坚持党的宣传阵地,传播党的正确主张,依然坚守在武汉。
根据形势的发展,新华日报社采取种种应变措施,即调动一部分人力、财力,先期至重庆筹备续版。一旦汉口不守,马上在重庆出报,不使党报中断一天。对于留汉坚持工作的人员也作好了安排,每人预备一套军装,发了八路军徽章,一旦武汉失守就突围,徒步奔赴重庆。
由于国民党当局对于当前的紧张局势很难充分、完善地实施相应计划和组织安排,入川的交通工具被抢的抢、占的占,场面一片混乱。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团负责人,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又领导着中共中央长江局和《新华日报》,不顾事务纷繁,经常彻夜不眠地组织工作人员和群众安全有序地撤退。
10月22日,日寇逼近武汉,日机轮番轰炸,硝烟四起。下午4点,在周恩来的送行下,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处长李克农和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两人负责,率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乘“新升隆”轮撤离武汉,西上重庆。同行的还有中共湖北省委负责同志钱瑛、东北义勇军司令员李延禄、王炳南及其夫人王安娜、加拿大护士简?尤恩等。
“新升隆”是一艘小轮船,中共通过进步人士的关系,租来运送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100余人以及全部器材。此时,船上已相当拥挤。当船尚未启航时,又有不少难民要求搭船离汉。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西迁的难民都是我们的同胞,帮助他们逃离日本鬼子的杀戮,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能多装一人就尽量多装一人”,同志们宁愿挤一点,也尽力满足难民的要求。
第二天下午3点多,“新升隆”轮行至湖北省嘉鱼县境内长江北岸的燕子窝时,4架日机突然飞临上空,连投数枚炸弹,轮船不幸被击中,顿时起火。其后,日机轮番低飞,用机枪扫射。“新升隆”轮在火焰中渐渐下沉,船上伤亡80多人,其中新华日报社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潘美年、项泰、李密林、李元清等25人不幸遇难。
周恩来在长沙听说“新升隆”轮被炸后,深感痛心。后来得知,“新升隆”轮被炸,是由于日伪特务得到情报,说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乘这艘轮船西去重庆,而专门组织了这次轰炸行动。万幸的是,周恩来躲过了这次劫难。
而此前的10月19日,周恩来就曾经在日机轰炸中遇险。
据周恩来当时的警卫员刘九洲回忆,这一天,周恩来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出发,去参加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活动。半路上,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江汉关上顿时一片混乱,人们争相逃命。眼看一架日机朝着人群俯冲下来,刘九洲连忙拉住周恩来的手,要他赶快躲避。周恩来看见江堤上人群乱作一团,他一下子挣脱了刘九洲的手,一个箭步冲上大堤,一边跑一边让慌乱的群众赶快散开。就在这时,一颗炸弹呼啸而至,刘九洲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把周恩来扑倒在地,和他一起滚下了江堤。几乎就在同时,“轰隆”一声,日机投下的炸弹爆炸了,霎时地动山摇,弹片、泥土四处飞溅,泥土把周恩来和刘九洲盖得严严实实。等到空袭警报解除后,刘九洲抬头一看,周恩来被土埋在一个大坑里,人们把他从土中拉了出来,幸好安然无恙。
12月5日,《新华日报》在重庆社交会堂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新华日报》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追悼会”,公祭遇难烈士。重庆各界人士参加追悼会的有四五千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敬献挽联,周恩来的挽联是:“江上焚舟,空负乘长风破巨浪之志;后方殉国,同于执干戈卫社稷而亡。”邓颖超发表长诗《敬悼新升隆轮二十五位死难烈士》。董必武、吴玉章、吴克坚、日本反战作家绿川英子、印度救护队代表巴苏医生、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10余人在会上讲话,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各党派团结抗战的决心。董必武在会场高呼:“一定要学习他们英勇牺牲的精神,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新升隆”轮被炸,是《新华日报》办报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忆,但英勇的新华人并没有被吓倒。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他们在被炸后的两天即10月25日,就顺利与武汉《新华日报》完成交接,成为抗战烽火中没有中断过一期的报纸,创下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是炸不走的”
国民政府迁渝后,重庆成为中国抗战之中枢——战时首都以及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了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日军在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的5年半时间里,先后出动军用飞机9000余架次空袭重庆城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无差别大轰炸”。其中,尤以“五三”“五四”大轰炸最为惨烈。
1939年5月3日下午1点起,36架日机对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重庆渝中半岛进行轮番轰炸,上百颗爆炸弹和燃烧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从两江汇合处的朝天门到中央公园两侧约2000米市区最繁华的街道成为一片火海,大火蔓延,昼夜不熄。重庆人民甚至来不及擦洗血泪,5月4日下午6点,27架日机再次来袭,都邮街、小梁子、七星岗等10余条中心街市被烧毁,大火延烧两日。国泰电影院被炸,当场炸死观众200余名。同时被炸的还有外国教会及英国、法国等驻华使馆,甚至连挂有纳粹党旗的德国大使馆也未能幸免。在重庆支援抗战的陈纳德将军亲眼目睹了“爆裂的竹子溅出火星,坍倾的板壁燃起大火,整座城市烈焰滚滚,一直烧到江边,1万多人被大火烧死或者呛死”。
在这次大轰炸中,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城区驻地机房街70号和棉花街30号均被炸毁,工作人员只得连夜迁往重庆西北角的红岩嘴。
1940年5月的一天,日机空袭重庆,周恩来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听到空袭警报后,躲进了防空洞。不一会儿,日机飞行至红岩嘴上空盘旋,突然,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日机投下的一颗炸弹落在了办事处前面的山沟里。警报解除后,大家回到办事处,发现大楼的墙壁被震坏了很大一块,非常气愤也很担心。这时,周恩来站到被震坏的大楼前面,坚定地对大家说:“日寇企图用轰炸来摧毁我们的抗战意志、迫使我们屈服投降,但我们是炸不走的。”说完,特意让办事处人员给他和邓颖超在震坏的墙壁前照相留念。1985年10月,邓颖超重返红岩时见到了这张照片,感慨道:“当年我和恩来在这里拍照,就是表示我们是炸不走、压不倒的!”
这一年,曾家岩50号周公馆也遭到轰炸。日机来袭时,周恩来正和郭沫若在房内谈话,听到警报后,赶紧和工作人员来到周公馆的防空洞躲空袭。躲避中,突然,他们从防空洞的座位上被震下来。警卫员刘九洲知道,一定是附近落了一颗大炸弹,赶紧从防空洞出来,正好看见周恩来的办公室附近起火了,他赶紧叫大家灭火抢文件。幸好发现得早,没有蒙受什么大的损失。
“我们的防空洞随时为人民开着”
重庆大轰炸期间,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防空力量十分薄弱,重庆军民只能采取消极防御,主要办法就是躲进防空洞。各机关、各单位以及大户人家,有条件的都要挖掘自己使用的防空洞。
红岩村地处当时重庆的郊区,但也经常遭到日机轰炸。八路军办事处就在驻地大楼附近挖了一个10米长的防空洞,并在洞口搭了席棚,种上藤蔓植物作隐蔽。
由于物资奇缺,条件有限,红岩的防空洞并不十分宽敞。办事处人员自己用还凑合,可附近的一些群众,他们没有条件自己挖防空洞,空袭时也跑进洞里躲轰炸。这一来,洞里就更拥挤,空气也更浑浊,办事处的一些同志就不太乐意了。
周恩来听到有人抱怨后,敏锐地意识到,有些同志的群众观念出现了严重错误。周恩来没把这当成小事,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时代是如此艰难曲折,战争是如此残酷,人民是如此困苦,我们共产党人现在还不能解救人民大众,心里已经很愧疚不安,而有些同志连防空洞都不愿与群众一起躲,仅仅是空间更拥挤些,这样的“牺牲”都不肯,岂不成了口头革命派。因此,他指出,我们的防空洞应该是随时都为人民群众开着的。
此后,周恩来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只要他在场,每次躲空袭,都主动招呼群众进入办事处的防空洞,对有些行走不便的群众,还不顾安危,扶助他们进去。每次遇到日机空袭,办事处的同志在躲防空洞途中,往往会看到周恩来矫健的身影,站在农场的空地上指挥奔跑的人群。
饶国模的女儿刘梨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就生动地记录了周恩来指挥大家躲防空洞的过程:
一次日机又来空袭,周恩来招呼完大家进洞后,看到办事处的房东、大有农场场主饶国模和女儿还在奔向防空洞的途中。饶国模身胖体重,奔走间已上气不接下气。周恩来赶紧跑过去,搀扶着她,轻言细语地说:“不要紧!慢慢走!不要摔倒了。”饶国模见是周恩来,就着急地说:“周先生,你不要管我。你快到防空洞去!”周恩来仍然扶着她,并放慢了语音说:“不要慌!如果飞机到了头上就蹲下来不要动,现在飞机还没过来,可以走!”这样,饶国模也镇静下来,反而加快了步伐,顺利地进入了洞中。饶国模的眼睛中此时还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刚进防空洞,市区方向已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日机在分批盘旋投弹。周恩来嘱咐饶国模的女儿照看好母亲,又交待陈家康维护洞内的秩序,接着就到洞口去站着,观察空中。不一会儿,日机来到红岩村上空盘旋,不久又在防空洞不远的山坡上扔下了炸弹,发出轰隆一声巨响,防空洞顶的泥沙也震动下来。因为没有装电灯,洞里漆黑,人群不明方向,在洞口的往里挤,在里面的又往外挤。这时,又响起了周恩来宏亮的声音:“都不要动!安静!”这声音很富感染力,立刻安定了人们的情绪。敌机又扔一颗炸弹,防空洞又被震动掉下一些土块,但这会儿人们就都一动也不动了。
敌机飞远后,周恩来走出洞口站着,对大家说:“再耐心等一下!”直到解除警报声响了,他才让大家有秩序地出到洞外,还挨个清点人数,确认没有伤一个人全都安全才放下心来。
这一时期,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时评《用战斗回答敌寇轰炸》,指出:“更积极的更紧张的抗战工作,这是我们对于日寇惨无人道的轰炸的回答。我们要以工作和战斗,来把日寇消灭在它垂死前的疯狂挣扎中!”同时《新华日报》在《以胜利回答敌寇暴行》一文中,向重庆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发出庄严又坚决的誓言:“我们决不会在敌寇残暴的轰炸面前消沉屈服!敌机能够破坏我们的财物,摧毁我们的肉体,消灭城市的繁华,却绝对毁灭不了我们坚强团结抗战的决心。现在,没有任何的外力,能够一丝一毫地动摇我们抗战和胜利的信心。我们决用最大的力量,来坚持抗战,巩固团结,使民族解放这个全民的伟大事业,真能决定于全民的积极参加。”
在重庆大轰炸的血与火中,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广大党员战斗在红色三岩,和重庆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奋起,勇敢投入反空袭、反轰炸的斗争中,用实际行动模范实践着这两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