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为家乡报纸题写报头 留下一片深情

2018年11月23日15: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刊发秦九凤署名文章《恩来及家乡》,其中提到,周恩来为家乡报纸题写报头一事,现将原文摘编如下:

淮安历代名人荟萃,加之她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年间,就办有多家报纸。读报、关心时事政治也是淮安人的传统。日军侵占淮安前夕,进步群众自发在淮安城内办起“淮安群众看报室”,以唤起民众,投身抗日,不当亡国奴;解放战争后期,《新华日报》华中版就办在淮安。据《新华日报》老同志、原驻淮阴记者站站长刘峥对笔者回忆,当时由毛泽东、朱德联合下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命令”公布后,就是在淮安板闸《新华日报》华中版报社赶印出来后,再连夜用吉普车送往前线各参战部队的。

建国后,中共淮安县委为了继承淮安历史上的这一光荣传统,进一步推动淮安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5月1日创办了新的中共淮安县委机关报———《淮安报》,每周2期,8开2版。

《淮安报》创刊后,人们期望有一个出自名人之手的报头。淮安人首先想到了敬爱的周总理。1958年夏天,当时的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受县委、县政府委托,专程赴京向周总理汇报淮安工作。那年7月23日,周恩来在他的中南海西花厅后客厅亲切接见了王汝祥,详细听取了家乡淮安的工农业生产情况。王汝祥见周总理高兴,就向他汇报说,为了适应淮安的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淮安县委已打算把现在的周二刊《淮安报》办成日报,想请总理给题写个报头。周恩来听了笑着谦虚地说:“我不会写字,怕写不好。”经王汝祥一再请求,他才诙谐地说:“既然是‘父母官’的吩咐,我也就只好遵命了。”接着,他又就如何办好《淮安报》作了指示,并要求以后每期报纸都能给他寄一张。

按周家祖训,男童5岁时入家塾馆念书,习颜体毛笔字。周恩来很小时候就练写出了一手秀气的颜体字。1907年他先后失去生母和嗣母后,到淮安东门内的龚表舅家寄读。龚家塾馆的周先生又让周恩来在颜体的基础上再加练魏碑,以增加笔锋上的刚阳之气。就这样,周恩来终于形成了他后来特有的那颜体加魏碑的毛笔字。

1958年7月27日,也就是王汝祥第一次在西花厅见过周恩来的4天过后再去见周恩来时,周恩来拿出了6张他写在宣纸上的《淮安日报》4个字的报头题字,对王汝祥说:“老王,报头的字我给你们写了。我字写得不好,你们随便挑一张将就用吧。”王汝祥端详着周恩来那隽永秀丽、浑厚有力的墨迹,十分激动,把6张题字都小心翼翼地收好带回淮安。从1958年10月1日起,《淮安报》改为日报,并正式启用周恩来题写的《淮安日报》4个字的报头。至1961年9月21日,因为我们国家连续3年自然灾害,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经济上十分困难,《淮安日报》在一共出了895期后停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淮安的各行各业也同全国各地一样,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淮安报》又成了我国首批恢复出版的县级报纸。1980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4周年时出了复刊试刊号,仍用周恩来题写的报头,只是中间去掉一个“日”字。同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82周年时正式复刊。复刊13年后的1994年再度恢复为日报,并完整地使用了周恩来题写的4字报头。复刊后《淮安报》仍按照周恩来当年的嘱托,每期寄去一份西花厅,请邓颖超收阅,直到1992年邓颖超逝世。

1998年3月5日,在周恩来纪念馆的奠基典礼上,邓颖超的警卫秘书高振普讲话时还说,大姐(指邓颖超)在我临来淮安前对我说,她在职的时候,就想来一趟淮安,因为淮安是她的婆家。但是因为工作忙,她未能来成。现在退下来了,时间有了,可是又失去了来淮安的身体条件。但她知道你们淮安人很关心她、也很想念她。她经常收到你们淮安给她寄去的报纸和书籍,她交待我,年岁大了,她不能给你们一一回信了,这次要我总的答谢大家,谢谢你们了。高振普将军说的“寄报纸”的事就是指《淮安报》社给邓颖超寄去的报纸。

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安日报》又自然的升格为地级的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并且继续沿用了周恩来亲笔题写的报头。半个多世纪以来,淮安人民每每看到这张报纸,就会自然联想到敬爱的周恩来对家乡的关怀,因为这是他留给家乡的一片深情,一片爱心,从而激励着家乡人民的学习和工作。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