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胸怀

时 歌

2017年12月25日11:31    来源:番禺日报

  又是一年清明节,是中国人追忆逝者、缅怀先辈的传统节日。遥想1976年的清明节,经历着“文革”血雨腥风的善良的人们,自发地云集天安门广场,真诚地悼念一月份刚刚逝世的周总理,借以表达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愤懑与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四五运动”。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不管是37年前的清明节还是今天,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学习。

  近读文史资料,仅以周总理平祖坟还地复耕一事,足以体现他一心为国、毫无私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胸怀。秦九凤在《党史博览》发表文章说:早在1956年,党中央从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出发,就向全党发出了人死后火化、不再安葬留坟的倡议。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带头签名,表示同意和支持。周恩来为了给党员干部带个好头,早在1958年就派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到重庆将1940年和1942年分别埋在那里的岳母杨振德和父亲周劭纲的灵榇挖出,火化后再深埋,不再保留坟头,坟地交地方耕种。接着,他又在1965年的旧历除夕派侄儿周尔萃回到故乡淮安,做通周家有关亲属的思想工作,说服了淮安县委和地方干部群众,将他家在淮安东门外的七座祖茔全部平掉,棺木就地下沉,坟地也交给了当地生产队耕种。后来他又说服绍兴有关族人,将留在绍兴的祖茔也都平坟还耕。

  本来,周恩来的岳母杨振德和父亲周劭纲分别于1940年和1942年埋在重庆,这是历史,但他都将“灵榇挖出,火化后再深埋,不再保留坟头,坟地交地方耕种”;周家的祖茔更是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前早已葬在祖居地,按理说保持原貌留给后人祭奠也无可厚非,但他却说服族人平坟还耕,这是何等的大公无私!如果说平掉岳母和父亲的坟头是他自己的事,那祖茔是整个家族的,不是你自己想平就能平的。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列祖列宗已入土“安”居数百年;中国人还讲究“认祖归宗”,祖坟是家族的根,是维系族人的纽带;中国人更讲究“光宗耀祖”,按说家族里出了个“宰相”,是祖坟冒青烟,多么光宗耀祖啊,应该把祖坟修得更大更好才是。但周总理都能想方设法“做通周家有关亲属的思想工作”,将“ 七座祖茔全部平掉”, 坟地还耕。这不仅体现了他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胸怀,更彰显了他一心只想着国家人民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情怀。

  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我们中国人多地少,所以坟地问题一定要解决。”周恩来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认为,中国几千年以来一直崇尚厚葬祖先的做法远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仅仅平掉祖坟,还耕于民的做法还不够,对殡葬改革的推动也不彻底,因此,他又和邓颖超相约:死后火化,撒掉骨灰。

  周恩来临终还交代邓颖超,将六伯父原来收藏的、自己平常喜欢观赏的那批国宝级文物在他去世后“全部交给国家,由故宫博物院全权处理”。周恩来的六伯父谱名周贻良,字嵩尧,号峋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生,光绪丁酉科举人。晚清时任过淮安府总文案、邮传部郎中掌路政司,民国初年又曾任袁世凯大帅府的秘书,江苏督军李纯的秘书长等职务。周嵩尧在任期间,严以律己,政绩斐然,深具民望。后因看不惯民国初年军阀们的明争暗斗,弃官归于扬州。他对收藏和鉴赏古董、字画产生了兴趣。最后竟倾毕生积蓄收藏到了一批周代玉圭、秦代诏版、汉代钱币、宋代名家字画等数十件国宝级文物。周总理真是彻底的“无产阶级”。

  联想到近年被揭露出来的一些腐败官员,他们贪得无厌,索贿受贿,大肆敛财,当官只是他们搜刮财富的手段。通过贪污受贿获得不义之财后,有的大肆挥霍,纸醉金迷;有的大量购置不动产,成为“房姐”、“房爷”;更有的依仗权势占用土地扩大修建祖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哪里还有一丁点人民公仆的样子呢?对比于周总理,他们简直就是丧失人性的社会渣滓。

  人民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责编:张鑫、唐璐)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