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路 张春明
2017年12月04日16:47 来源:中国国防报
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元帅在肖劲光大将陪同下检阅首批海校学员
肖劲光、张学思两位校长研究教学方案
坐落于大连市老虎滩畔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它与共和国同龄,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岁月匆匆,往事如烟。当年,这所海军学校为什么把校址设在尚由苏联军队驻防的大连?为什么校长和政委一职由海军司令员亲自担任?为什么第一批教员和学员当中有许多人来自清华、北大?
这一串串问号留下的谜团直到今天才得以揭开——
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张学思意味深长地说:“你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
1949年春天,正当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国民党海军的王牌军舰“重庆”号光荣起义,于3月初驶抵解放区辽西葫芦岛港。听到这个消息,一位清瘦的中年人从收音机旁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对妻子说:“这下咱们有军舰了。可以肯定,解放军的队伍里很快就会有一支海军!”
说这话的中年人就是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思。张学思从17岁即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年仅29岁的张学思奉命率部挺进东北,出任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转战白山黑水,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1949年年初,东北全境解放。33岁的张学思开始考虑和平建国后自己该干哪一行。他刚刚拟好一份报告,申请辞去省长一职,去镜泊湖办一个国营农场。
当时妻子谢雪萍听了丈夫的话,冲口冒了一句:“哎呀,会不会让你去干海军啊?”
张学思闻言不由得一怔。想不到,一语成真。两个月后,妻子的话应验了。1949年5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了张学思,授权他创办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新中国不仅要有陆军,还要组建空军和海军。历来建军要先建校,你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有了培养海军干部的学校,人民海军才有发展的资本嘛!”
周恩来明确指出了海军第一校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但这所学校建在哪里却没有谈到,这些具体事宜都交由张学思决定。
当时,起义后的“重庆”号军舰遭到敌机的轮番轰炸,为了保全军舰和人员,奉命自行炸沉于葫芦岛港内。之后,东北军区在安东(今丹东市)成立了一所临时海军学校,由原“重庆”号舰长邓兆祥任校长,辽西军区的朱军任政治委员,组织“重庆”号和“灵甫”号的起义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这就是人民海军史上曾有过一笔的安东海校。
当时中组部和东北军区的领导都倾向于在安东海校的基础上组建新海校,即把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建在今天的丹东市。
但是,张学思否决了这个方案。主要理由是安东(今丹东)远离出海口不适合办海军学校。于是,张学思带着苏联专家乘苏式飞机考察了长江以北包括大连、烟台、青岛在内的几个沿海港口城市,最终决定把海军学校校址选定在大连老虎滩畔。这里依山傍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原址曾经是日本的一所中学,有数百幢日式房屋建筑,也有可供教学用的大楼,还有码头和许多空地,是个非常理想的校址。陪同张学思一同考察的苏联专家提醒张学思:“省长先生,现在这里是苏联炮兵驻防的军事重地啊,是不是改选其他地方?”张学思笑呵呵地说:“既然选定了,请苏军搬走就是了,这件事我来办。”
当时大连和旅顺完全由苏军驻防管理,因此苏联专家根本不相信张学思能搬得动苏军炮兵基地。两周之后,张学思轻松地告诉苏联专家:“校址腾出来了!”那位专家惊得目瞪口呆!
毛泽东对正在筹建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的张学思语重心长地说:“100多年来,帝国主义都是从海上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
张学思受命组建海军学校之后,废寝忘食地奔波于北京、沈阳、大连和莫斯科之间,七过家门而不入。这期间,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以海军总部代表的身份在大会上发言。会议休息的时候,毛泽东与张学思亲切地交谈起来。毛泽东听说他正在筹建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语重心长地说:“100多年来,帝国主义都是从海上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好好干吧!”
参加开国大典之后,张学思与新任命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有过多次亲密接触。肖劲光是张学思的老领导。在东北解放战争和四保临江的战役中,他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张学思向肖劲光司令员汇报了筹建海军学校的情况,并真诚地提请由肖劲光亲自担任校长。
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由张学思担任海军学校的校长。张学思建议说:建军和建校历来都是一致的。新组建的海军学校校长最好由海军司令员亲自担任,这样许多事情都比较好办。他打算报请军委任命肖劲光兼任校长,他改任副校长。不久,聂荣臻代总长将张学思赴苏联考察后拟就的关于组建海军学校的报告呈送到毛泽东主席宽大的办公桌上。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当日阅后,将报告立刻批给朱德、刘少奇、周恩来3位副主席。
194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组建大连海军学校的命令,提出“学习苏联经验,办正规海军学校”的方针,并任命肖劲光为校长兼政委,张学思为副校长兼副政委,李东野为政治部主任。这份至今还珍存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史馆的命令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4位领袖的亲笔签名清晰如初。
首批海军学校的学员有许多人来自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
1950年2月1日,大连海军学校正式开学。它从酝酿筹备到正式诞生,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这样短的时间里大批的教员和学员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其中凝结着张学思的心血。他提议从3个方面解决师资来源问题。一是从苏联海军院校中聘请。建国前夕,张学思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张爱萍一道秘密赴苏联考察。借这个机会,张学思为海军学校聘请了87名苏联海军专家。二是从全国各高校公开招聘。在教育部干部司的具体协助下,大连海校先后从清华、北大和湖南大学招聘了30多位名师。三是从起义的国民党海军人员中挑选了几十名留英留美人员,其中还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战役的郭成森、卢东阁等人。
海校的学员来源于4部分。一是从清华、北大、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招收一批在读的本科二年级以上大学生,直接编入大连海校的速成班(两年制),以便满足海军建设对干部的急需。二是从全国高中毕业生中通过“高考”的形式招收普通班学员(4年制),这在全国开了一个先例。三是从陆军部队招收一批部队学员,根据文化程度分别编入速成班和普通班,对于未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部队学员,则编入预科班,待达到高中水平之后,再升入普通班。四是从安东海校选拔一批表现优秀的学员。
在建国之初,张学思办正规本科军事院校的主张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张学思在各种场合努力做说服和解释工作。他说:“海军是一个技术复杂的军种。它要求具有高度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干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全军都要高度现代化。海军学校不办则已,办就要正规化、现代化,绝对不能低于一般高等学校水平。”张学思的主张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批准了他的建议。
这所学校的组建凝聚着开国元勋们要彻底结束有海无防的民族屈辱、建设一支强大人民海军的迫切心愿。56年来,这所学校的成长一直备受关注。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曾为它亲笔题词:蓝色道路从这里起航!刘永路张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