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38年10月下旬,日寇逼近武汉,国民党仓皇败退。周恩来、叶剑英等最后撤离了武汉,于12月到达重庆。
插图/傅堃 1927年的中国,风刀霜剑,群芳凋零。 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满怀着热忱和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开启了大革命的大幕。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中共的秘密工作,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也堪称成绩一流,特色独具。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更是弥足珍贵。
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关系中,周恩来占有特殊的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九一八”之际,他就是当时主持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党中央主要成员,一直关注东北人民的英勇斗争,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失去组织联系之后,周恩来的著作和事迹,仍然是东北抗日联军贯彻党中央政治路线、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精神动力之一。
原标题:周恩来如何面对南昌起义这段历史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人字形附馆和牌楼式的景门,呈“八一”图案。 1927 年8 月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 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南昌起义,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
这是李鸣珂像(资料照片)。 李鸣珂,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安坝乡(今河东镇)白云村龙王沱。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周恩来答问录》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同志1936年至1971年期间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稿64篇,约30万字;书中同时收录83幅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在我党早期隐蔽战线上,周恩来在上海建立的中央特科,因战果显赫而荣获“伍豪之剑”(周恩来曾化名伍豪)的美誉。在周恩来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特科虽然也从事一些“暗杀”活动,但却防止了“红色恐怖”,从而很好地担当了当年中共中央机关的“贴身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