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周总理提出四点意见

许先春

2018年04月24日15:23    来源:人民网

  本文拟从发展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周恩来的思想,这一视角的选取,为我们分析和研究周恩来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虽然说,周恩来生前并不曾直接就发展哲学的有关问题做过集中的、系统的阐述,但是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的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在他一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始终把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作为思考的中心。下面,我们将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周恩来的社会发展观。

  发展条件论

  在西方发展理论中,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很有影响。依附论有两个基本前提:其一,反对局部分析和社会内部分析,提倡从世界系统里考察问题;其二,在许多因素中往往是外来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劳尔·普雷维什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中心(美国等发达国家)与边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格局,中心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控制边陲,使后者依附于前者。世界体系论则进一步提出了“中心——半边陲——边陲”的世界体系结构论。针对这种不平等的格局,弗兰克提出“脱钩”战略,认为不发达国家只有割断与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从而获得独立自主的发展。

  周恩来关于发展条件论的有关论述如下:

  (一)自主的发展,即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周恩来从三个层次论述了自主的发展:其一,什么是自主。周恩来说:“我们决不谋求霸权,在经济上,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搞好,我们需要作出长期的努力。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①这就告诉我们,所谓自主的发展,是以自己的力量为主的发展,是自己努力的发展,是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自己的发展。其二,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周恩来认为:“国家建设是以国内力量为主还是以国外援助为主?我们的回答是以国内力量为主,即自力更生为主。”“毫无疑问,生产建设上要自力更生,政治上要独立自主。”②“自力更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立脚点。”③其三,为什么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周恩来满怀信心地指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主,不听从超级大国的指挥,不论美国或苏联的干涉,都是要失败的。这样的国家虽然一时会遇到困难,但最终会胜利。”④因为自力更生能引导我们的事业走向胜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独立自主的发展。“自力更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⑤对比西方的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认为外来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更为重要的影响,把外因看成是比内因更为重要的因素,这显然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周恩来关于自主的发展的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坚持和运用。

  (二)和平的发展,即对外交往,和平共处。系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系统总是与它的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对外交往,目的在于学习其他国家一切先进的、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周恩来认为,关起门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于这一发展的外部条件,周恩来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的。第一,论述了和平的必然性。周恩来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只要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坚持斗争,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可以争取得到的。”⑥第二,论述了和平的必要性。“我们的国家建设事业需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不但现在需要和平;就是在将来,在中国建设获有成就以后,也永远需要和平。”⑦这就告诉我们,和平的国际环境,不仅是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第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不仅是我党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应该普遍地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关系中所一致遵守的原则。”⑧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类的进步,五项原则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三)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的关系。周恩来认为要“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同国际合作的关系。”10首先,自力更生是对外合作的基础,先有自力更生,然后才有能力对外合作。“我们要自力更生,然后才能争取外援。”11“国际合作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一个国家只有自力更生地进行建设,才能更有力量去支援别国。”12其次,对外合作必须有助于自力更生,但不能依赖。“在平等互助基础上的帮助”是“真正的帮助”,“这种真正的帮助,有助干我们自力更生。”13“外援如有利于中国,当然要,但不能依赖。”14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者提出的“脱钩”战略,其目的是为了使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种愿望无疑是正确的,但其决意割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的方法不可取。实际上,处于世界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决不能割断同其他国家的联系。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加强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又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长处。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能摆脱自己所处的不利的依附地位,获得独立自主的发展。

  总之,周恩来分别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探讨了自主的发展与和平的发展。周恩来关于发展条件论的论述,处处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和辩证法的光辉。

  发展动力论

  “我们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15这段话言简意赅,系统而又集中地表述了周恩来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其一,解放生产力必须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旧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其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新中国必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和限制中解放出来,解放生产力。周恩来还以土地改革为例,明确指出:“现在进行的土改,就是要使农民从旧的生产关系桎梏中解放出来。”16其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具有不断进步的趋势。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与现实空间。还是以土改为例,周恩来指出:“首先是实行土改,解放生产力,然后求得发展。”17周恩来认为,为了达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18。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经济才能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家更加强大和安全。总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进步。

  周恩来的科技发展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在发展系统中的决定性地位。“科学是关系我们的经济、国防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19。周恩来的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0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并且已接近于邓小平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21这就从时代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发展的要求,揭示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能迅速地接近其他世界大国,周恩来提出了六项措施。22他既亲自领导了我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又为实现这一发展规划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思想。

  第二,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深刻地指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3周恩来提出了四点具体的意见24,指明了实现科技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要采用先进技术,必须发挥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搞科学试验。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外国必须同独创精神相结合。采用新技术必须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相结合。必须实行科学研究、教学同生产相结合。”25这就是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创造精神。“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26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把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同革新独创、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辩证地统一起来。如果只有实事求是而没有雄心壮志,就难以迅速改变科学落后的状况;如果仅有雄心壮志,而不从本国的情况出发,不坚持实事求是,那么科技现代化还是不可能实现。

  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问题上,没有一个问题比科学技术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在西方发展理论史上,中间技术战略与适宜技术战略对此作了专门的探讨。所谓中间技术,是“既比过去各个时代的原始技术优越得多,又比富国的高技术简单、便宜和实用”的技术27。中间技术具有技术简单、规模小、所用资金少、立足当地、吸收劳动力较多五大优点。舒马彻的中间技术采取了“回归”到人的现实状态的形式,人是小的,因此小型为佳。所谓适宜技术战略即是指依据本国的物质条件,引进各种类型的经过检验的技术,其核心之点是慎重地选择和管理技术,使技术与本国的情况适宜。应该说,中间技术战略与适宜技术战略直接针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中所出现的问题,很有启发与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引进的中间技术、适宜技术往往是过时的、二流的、效率不高的技术。周恩来关于科技现代化要实事求是、迎头赶上的思想,既包含了中间技术战略与适宜技术战略的某些合理成份,又扬弃了这两种战略中保守、落后的因素,倡导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周恩来指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周恩来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多次重申毛泽东科技发展的有关主张。在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行技术革命,“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28他告诫我们:“我们应该迎头赶上,也可以赶上。我们不应该跟在别人后面把所有的程序都走一遍,那样,我们将永远落在后面。”29“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我们要记住,当我们向前赶的时候,别人也在继续迅速地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付出最紧张的劳动。”30可见,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引进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这一问题上,周恩来关于科技发展的思想无疑优于中间技术战略与适宜技术战略。未来学家托夫勒形象地指出,中间技术战略与适宜技术战略是一种失败战略,是一种“急救绷带”,发展中国家要坚决抛弃这种战略,大力引进西方国家最先进的技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跃向未来的赛跑”。31

  发展目标论

  发展目标是发展理论的综合体现。周恩来力倡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启动了中国奔向现代化的历史巨轮。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是周恩来发展理论的新生长点,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周恩来在其晚年再一次占领了一个新的理论制高点。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布赖克曾指出,现代化是继人类诞生、文明出现之后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2从西欧现代化的发端至今约500年的历史,是世界各国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演进的历史。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有的国家较早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有的国家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周恩来以其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光辉思想。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构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是周恩来一生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双重结晶。它既是贯穿于周恩来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科技思想、教育思想、军事思想、外交思想等领域的一根红线,同时又是这些思想的总体现。如果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那么周恩来无疑是这一宏伟篇章的第一提琴手。

  周恩来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始终定位在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上。一方面,他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以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果不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33另一方面,他又放眼世界,从国际关系形势出发,认识到现代化是我们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生死攸关的迫切问题,如果不把握时代趋势,在社会发展宏观决策上顺应历史潮流,那么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将处于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他指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34正是出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恩来自建国以来,不仅先后三次庄严地提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且系统地阐明了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方针政策,从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框架结构:

  1.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结构。周恩来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具体细微的变化无不紧密联系着当时的客观实际。周恩来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定型是1964年三届人大上所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结构,相互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即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国防是保障,科学技术是关键。这一核心结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结构中至关重要,它决定和制约着现代化的其他方面。

  2.政治、文化、军事、法律等方面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其内在结构的机体: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法律等,都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是整体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现代化,只能是整体社会的现代化,是社会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具有复杂的互动性质。而决不是某一个单一领域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有其积极的号召作用,但它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事实上,周恩来多次论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的现代化思想是多视角、全方位的。我认为,从核心结构和组成部分这两个层面理解周恩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较为符合周恩来的本意。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时序结构

  所谓现代化的时序结构,是指现代化的构成要素、部分在时间先后、轻重缓急等实施程序上的排列组合。本世纪50—60年代,现代化理论被称为社会发展理论的主流理论。现代化理论家提出了趋同论(convergence theory),认为不发达国家现在所处的阶段是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阶段,发达国家的现在就是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艾森施塔特干脆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现代化即是向西欧和北美在17世纪至19世纪发展起来的那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转换的过程。”35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条件已经与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大不相同,所以现代化无论如何不再等同于西方化。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内容:

  1.现代化的起点不同。周恩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落后状况,认为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摆在第一位,与此相联系,在实现工业化的远大目标下,具体的现实的目标只能是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经过“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实现工业化成了具体的实现目标。西方的现代化是直接始于工业化,其起点是大工业的现代化,进而向其他方面渗透、扩展。而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先恢复后建设,其起点是经济的恢复,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

  2.现代化的程序不同。西方现代化理论家们一般认为,现代化首要的和主要的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是由工业向农业推进。在他们的很多著作中,大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扩大化、规模化、密集化)甚至于显示出一种轻农的价值取向。因此,工业化战略和再工业化战略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化的首选战略。新中国开始实行的也是工业化战略,并且是赶超式的工业化战略。经过“一五”计划和调整时期的反思,周恩来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他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有着自己特殊的道路: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次序排列为农、轻、重。这就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周恩来对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科技化等许多重要观点。必须指出,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本无先后之别,它们不是历时态而是共时态;另外,工业与农业也不可绝然分离,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本身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36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显著不同的是,周恩来把农业放在现代化的基础性地位,把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位置作了互换。这一置换的底蕴在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37,由农促工、以工带农,农工互动,实现现代化的起飞。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现代化如何开始,从哪个领域开始,并没有固定的、现成的历史公式,而要根据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具体历史情况而定。这不仅仅是一种东方的现象,它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家都有很大的启示。

  3.现代化的目的和实质不同。在西方现代化理论家们看来,现代化是一个文化过程,是西方工业文明和西方价值观念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过程。周恩来则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38,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周恩来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健康的、尽可能迅速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在其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战略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面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我们在吸收其合理内核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决不是“西化”,更不是什么“趋同”,在性质上是“非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尤其是“四个现代化”思想的提出,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表明了后发展国家、迟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不必然只具有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一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它把周恩来所一贯坚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机地衔接起来,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晚年设想所描述的历史发展图景——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在方法论上,它解决了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在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后如何继续发展生产力的问题。20世纪的上半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与资本主义发展前途这一重大方向问题。20世纪下半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发展目标问题。非资本主义前途39——非资本主义现代化,这一清晰的思想逻辑显示了周恩来社会发展观的彻底性和具体化特征。

  通过周恩来发展思想与西方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与国际上的发展思想同步。他思考了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发展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并对这些“国际性的问题”进行“民族式的求解”,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与对策。“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要靠各国人民自己的实践。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补充和发展。”40正是在对这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探求之中,周恩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发展观。联系到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周恩来对这些发展问题所作的与西方发展理论不同的解答,除了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周恩来要探寻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因而,周恩来的发展思想实质上是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东方式的发展理论。这种“东方式的道路”同时又昭示了一种“世界性的意义”,即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同一的,各个国家、民族应当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国际性的问题,民族式的求解”,“东方式的道路,世界性的意义”,周恩来的社会发展观,既把握时代潮流,又注重中国特色,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注 释:

  ①《在欢迎蓬皮杜总统的宴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3年9月 12日。

  ②、③、⑤、⑩、12、 13、 15、 16、 17、 18、 19、 21、 23、 25、 26、 28、 29、 30、 33、 34、 36、 37、 38、 40《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页、第440页、第440页、第440页、第440页、第11页、第132页、第24页、第24页、第159页、第 181页、第 159页、第412页、第441页、第412页、第441页、第 413页、第 182页、第 132页、第252页、第412页、第440页、第252页、第301页。

  ④、⑥《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67页、第223页。

  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4年10月 1日。

  ⑧《在印度尼赫鲁总理宴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6年12月 1 日。

  11、 14《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22页、第32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

  22 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84—185页。

  24 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4—416页。

  27【英】E·F·舒马彻:《小的是美好的》。

  31 参见【美】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32 参见美C·E布赖克《现代化的动力》。

  35 S.N.EISENSTADT:“Modernization:Protest andChange”,Prentl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1.1966,PP.1.

  39 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一文中,探讨了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参见《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59页、第162页。

  《周恩来百周年纪念论文集》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