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太空星海中有颗卫星叫“恩来”

2018年03月05日08:18    来源:淮海晚报

 

  

 

  发射

  淮安号恩来星

  乘箭上天

  2018年1月19日12点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陆续传来简洁却有力的口令声。“5分钟准备!”“3分钟准备!”“2分钟准备!”10,9,8……3,2,1点火!白烟四起,火箭腾空而上,渐行渐远,几十秒后变为白点。12时20分,我国第一颗应用了主动离轨制动装置的立方体卫星,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型”微纳卫星,第一次有初中生、小学生参加研制的中小学生卫星,江苏省中小学生参与研制的、全国红军小学共享的第一颗科普卫星“淮安号”恩来星卫星乘箭上天。“淮安号”恩来星卫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淮安市人民政府、淮安区委、区政府、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携手确定的科普卫星研制、发射项目。“淮安号”恩来星的研制发射,不仅可以提供淮安本地中小学生开展航天创客活动,同时也可以成为全国青少年了解航天、探索航天科技的一个窗口和平台。通过这个项目,青少年们可以学习卫星的基础知识,了解卫星研制、测试、组装的全过程;通过实地参与观摩卫星的发射,切身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广大青少年也可以利用在轨的卫星资源,开展卫星测控、图像下传等航天实践活动,感受语音数据转发,地面站远程操控等技术的无穷魅力。

  在“淮安号”恩来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通过这个项目,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代表学习卫星的基础知识,了解、参与卫星研制、测试、组装的全过程;为向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献礼,还精选了周恩来不同时期120张照片伴随“淮安号”恩来星一同升空。待卫星升空入轨后,可由地面接收解码,进行图像下传。同时,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期间,还将上传淮安中小学生1200个纪念周恩来的心愿,120幅纪念周恩来的书法作品,120首纪念周恩来的诗歌……

  据了解,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卫星研制学生团队的26名代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了发射,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航天科普交流活动。

  助力 各界支持淮安号恩来星

  “淮安号”恩来星的发射成功,不仅凝结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也承载了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先生,cz-11副总指挥金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化金,“淮安号”恩来星发射活动副总指挥、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崔淳,“淮安号”恩来星总设计师、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研究中心教授张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傅强等航天专家与青少年进行了见面、授课、交流活动。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强,西昌嫦娥奔月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姜星华总经理,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卫星研制、发射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长蔡丽新为总指挥,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红为副总指挥,中共淮安区委书记徐子佳、淮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施恩佩、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为组长,中共淮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胡金浪等为主要成员的发射工作领导小组。在立项、研制、测试、发射等各环节,统筹全局、召开会议、研究推动。

  为了做好发射工作,具体负责“淮安号”恩来星立项、研制、发射、实践工作的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全体同志和参与研发实践的周恩来红军小学、周恩来红军中学、楚州实验小学、楚州中学、淮安工业中专、苏嘴中心小学等单位积极做好研发实践等设计、组织、推进。认真做好方案设计、学生遴选、卫星知识培训学习、卫星研制、卫星组装、地面模拟实验、卫星文件上传等工作。

  在卫星项目立项、研制、发射过程中,淮安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许多人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卫星发射工作。不少人还利用微信、微博、qq等转发“淮安号”恩来星成功发射的信息。尤其是当地许多企业听说这颗卫星是为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而研制、发射,都积极出资对项目予以大力的支持。

  纪念 周恩来是中国航天创始者和推动者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和关心我国的航天事业,曾提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航天十六字方针。为了表达家乡人民对总理的思念,缅怀总理的丰功伟绩,铭记和发扬总理的精神,由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立项的教育科普卫星被命名为“淮安号”恩来星。以卫星的名义为周总理庆生,是家乡人民最热切的心意,“淮安号”恩来星及其配套活动也是淮安市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一系列活动中的一个。

  说起来,周总理是中国航天工程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他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东方红一号”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原航天部法规司司长焦勇曾在《周总理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怀与指导》一文中提到,同其他各部比较,周总理对航天部的关心更多,所花费的心血也大,讲话、指示也最多。

  1956年10月8日,周恩来批准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航天部前身)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史无前例的卫星与火箭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65年8月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上报的《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周恩来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提出了“要比美国、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先进,技术要新,重量要重,发射机的功率大,工作寿命长,能听得见声音”的要求。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了总体设计进入工厂生产。1970年4月1日,载有“长征一号”火箭和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专列经过4天4夜的旅程开赴酒泉发射基地。4月24日下午,周总理打电话告诉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毛主席已经批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过细地做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发射成功第二天,周总理在广州举行的三国四方会议上亲自宣布了这一消息。

  据中共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记录所载,周恩来一共主持召开过40多次中央专委会议,还有若干次中央专委小会。他曾说过:“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指卫星)。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我虽是外行,也要抓。”1974年4月12日,周恩来带病最后一次主持中央专委会会议。会议快结束时他还叮咛大家说:“中国的尖端事业,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定要争取时间,尽快搞上去。”被周恩来亲切称为“小邓”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曾说:周总理作为中央专委会的负责人,给中国的核事业与航天事业注入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智慧、勇气、忠诚与力量,在封锁、禁运和孤立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完全靠自己的拼搏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都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

  如今,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这样一颗汇聚了最尖端科学技术、凝聚了科研人员心血与青少年热情的卫星发射升空,无疑将是对周总理最好的纪念。(咸高军)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