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为何将杨匏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3】

王晓健

2017年07月14日15: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身后哀荣

杨匏安被杀害后,周恩来十分痛惜,想方设法周济杨匏安的家属。但1932年年初,日军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爆发,杨匏安的家属们为躲避战祸离开原住址虬江路,就此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只好南返广东老家。

周恩来派人找不到杨匏安的亲属,曾化名周宇翔,写信给杨匏安老家中山县的有关人士,打听杨匏安家属的下落,还委派连贯到中山县寻找,可惜都未找到。周恩来又请托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代为寻找,何香凝虽一度找到杨匏安的亲属,给予了关照,但因廖承志被捕,何香凝仓促离开广东前往营救,联系又中断了。

杨匏安的夫人吴佩琪在颠沛流离中病逝。杨匏安的母亲陈智、庶母关秀英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周恩来给她们寄了信和安家费,安排她们带着杨匏安的子女到香港,两位老人和孩子们都参加了革命工作。

杨匏安的次子杨明(杨宗锐)被派往延安学习,途经武汉时,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与周恩来相见。周恩来向杨明讲述了杨匏安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就义的情况,还将杨匏安的《示难友》诗背诵给杨明听,并且解释了诗中所用的张俭、褚渊等典故,勉励杨明以父亲为榜样,继承父亲的遗志。1939年8月,杨匏安的三子杨志(杨宗政)也被派往延安学习。杨志到达延安后,像杨明一样得到周恩来、邓颖超的关照。周恩来、邓颖超多次写信给杨明兄弟,信中既有政治上的教诲,也有生活上的叮咛。有一年元旦前夕,邓颖超写信给杨明,邀请他带着弟弟杨志到家中“谈谈玩玩”。杨明到周恩来、邓颖超在延安的住地,看到邓颖超的笔记本上抄录着杨匏安的《示难友》诗,便把这首诗转抄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杨明、杨志及杨匏安的长子杨玄、幼子杨文伟兄弟,将《示难友》诗抄寄给了正在征集革命烈士遗诗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诗人萧三把这首诗编入了《革命烈士诗抄》。《示难友》能够保存下来为广大读者阅读、传诵,是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当年的抄录分不开的。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陪都重庆的环境变得极其险恶。为防国民党当局突然袭击,周恩来布置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部分工作人员撤退、转移,对留守重庆坚持工作的同志进行了革命气节教育。在1月底的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背诵了杨匏安的《示难友》诗,追述了杨匏安的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以与同志们共勉。这些使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及《新华日报》的留守工作人员深受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中,杨匏安是备受周恩来敬重和推崇的一位共产党人。他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哪怕受到无端的打击、错误的处分,也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即使面对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也永不叛党,以生命殉事业。这种革命气节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需要、最可贵的。

富于远见卓识的一代伟人周恩来,之所以将杨匏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就是希望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效仿杨匏安,对待理想、信念、事业,做一个“公忠不可忘”的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问心无愧的人。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